今天见到白先勇本人,他说制作组为了拍这个跟着他跑来跑去跟了三年……看到结尾是很感动的,他说上天待他不薄,他想要的都实现了。看到这里心一颤。这样一个敏感细腻的人,这样好的修养,这样颠簸的一生。
天缺一角有女娲,心缺一角无人补。
观影中间一直在断断续续的抹眼泪,树犹如此那一段更是泪崩,影片的节奏,文章段落的穿插,镜头,音乐,节奏,光,都恰到好处,我从文字里感知到的白先勇就是这样的.奚淞说白先勇的心是马蜂窝,我觉得这是最好的了,即使经历了伤痛,也没变成细碎的玻璃,也没变成冰冷的石头,有孔有感知有生命.
精彩丰沛的一生,以多种身份参与传统文化的弘扬,赤子之心至情至性,暮年不减;多次流露“逐渐领悟到人生之大限,天命之不可强求”的想法,谈及父母及儿时记忆,真是“填不满的乡愁”;空镜美,文字配得也好,素材用得略凌乱。
五星给可爱的,让人哭让人笑的白先勇老先生。纪录片本身拍得可以更好。
白先生细腻深情,文字,昆曲,都极尽雅致。很难得有这种面对面的纪录片,可一睹先生始终温文含笑的姿彩。
白先勇大概是岛屿写作系列中最明星化的作家,他对镜头有一种熟练感,让我惊讶的是他从童年全家福、现代文学的求稿信、小说手稿乃至各种资料保存的完整,仿佛已知预定历史地位。纪录片以线性时间回顾,点出白先勇一生高光时刻,小说戏剧昆曲红学乃至所爱所终,工整又不露一点破绽。各种材料其实大都为人熟知,但他身世、身份的复杂性造成的翩翩公子形象的确独一无二,那种自知的自矜盖上天真,还是打动人。他对昆曲不顾其余独拎一字“美”,倒也一片苦心,片中2005年青春版牡丹亭北大演出镜头中,我就在观众席上,现场热闹仍历历在目。记得在玉簪记现场同席,他围着那条红围巾,格外衬得一脸欢喜,联想起他当年偏要选在沧浪亭调教学生,白一生无论如何,追求风雅与情真,也是再难有了。
念兹在兹,一言以蔽之。印象最深的是一句话:一个民族的灵魂就在于它的文化,如果我们的文化不完全的时候我们的灵魂一直是漂泊的。ps,想看孽子舞台剧了
白先勇先生一生的纪录片,看完很感动也很佩服,人生有笑有泪方为圆满
“我的心,是一个马蜂窝。”对白先勇断壁残垣之上姹紫嫣红开遍的文学生涯一个平实且翔实、精巧且紧贴的阐释。后半部分的材料组织看似与文学无大相关,其实一丝一扣的位置都特别对。强烈推荐白先勇粉看~
04.01@衡山和集7分。广告出身导演懒于梳理,基本按部就班从写作、办杂志、教书、振兴昆曲、追根耀祖等角度开麦各个由白先勇自述(太多),俱沾着一点边,就此“姹紫嫣红开遍”了。(譬如点题变幻移轴牡丹镜头,管窥仍是不同细部,综合之“人”,存在感打问号)
2017年我几乎是在白先勇讲《红楼梦》的声音里度过了很多个夜晚走过了很多夜路,也在他的小说和散文里一遍又一遍流眼泪。这个纪录片再一次把只有他能淡然讲出的苦楚与孤独讲出来。赤子之心,惟真惟诚。
填不满的是乡愁愁的不只是回不去的那片土地
白先勇先生精彩的一生。
记录白先勇先生的一生,有笑有泪,值得回味
白先勇是我见过行动力最强的文人了——写书、创办文学杂志、写电影剧本、制作舞台剧、研究和推广昆曲、写关于自己父亲的历史传记、整理民国史。当初看《孽子》和《台北人》的时候总是感觉有个眼泪汪汪的人站在这些书页的背后,也把我变得眼泪汪汪。等了很多年才看这部纪录片。1.“写孽子,写的是同性恋的人,人字很重要,他除了自己的欲求,还要面对都是一个人需要面对的父子、母子、兄弟、好友之间的人伦关系。他们是失去乐园后(paradiselost)重新寻找家园,寻找他们能够在这个世界上的立锥之地,追求一点点相濡以沫....”2.”“一个民族如果把自己的历史忘掉,这民族就等于患了失忆症,没有了过去,对未来也会是茫然的。”
最热爱国家和传统文化的往往是离家千万里的那批人。颠沛的游子,去国甚远,因着念想,乡愁也好,文化归属也罢,终日抛光的记忆历久弥新,唯愿做些什么。
每一个不喜欢看书的人都应该多看纪录片,《姹紫嫣红开遍》,关于文化自信、关于白崇禧与民国、关于乡愁、关于历史使命感,还有昆曲和《牡丹亭》。各种被触动
绵里藏针,柔中带刚,纤细又大气的白先勇老师。
时代的一粒沙,也是压在每个人身上的大山,或许写书的人身上都带有某种真诚,喜欢这种真诚|孤儿院的词用得很妙|白先生是个很温柔的人|人生的因缘际会很难讲,总那么一开始一个重要的“因”,然后慢慢慢慢变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