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ndBerlinale#EFMonline-奇遇。非常奇遇单元气质的影片,又一部以“声音”和“地点”为核心的电影,情节松散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主要是一个女人陪另一个女人在维也纳找房子)且前后都不挨着……而且随时可以分叉出去讲述跟地点有关的任何奇怪的话题;对白是英语/德语,旁白是西语,而且旁白跟电影也基本不挨着(由墨西哥作家MarioBellatin朗读)。可能唯一的打开方式就是不要试图去寻找每个场景之间的联系(也不要试图去想“这是谁”“TA在干啥”“导演想说啥”),而是体验维也纳的一些地点(及其声音)——尽管如此还是莫名其妙插进来了一段女二(CarmenChaplin)三姐妹的探亲戏(对白为英语)……看着真·有点煎熬……
前半段有过分分离之嫌,后半段则凝结得恰好。
#NHIFF2022#Berlinale72Encounters散文式/非情节化,建构听觉感知所需要的空间场域,言语同环境声(同期-非同期)成为主角。
#NewHorizonsIFF22nd#7+音乐用的不错有一些很灵的时刻
对细节环境空间的极致观察让人想到杰姆·科恩的《博物馆时光》和何塞·路易斯·格林的作品,但既没有松散到让情绪代替叙事主线,又没有足够的非情节性文字来聚拢内容,凑效的只有几个突兀的片段。
#72ndBerlinaleEncounters真实电影,一部空间和声音电影,充满未知性。#年度十佳#
#Berlinale20223.5
B...O...R...I...N...G...
2022年的这个时候看,竟然有点感动,那些美妙瑰丽无甚关联的时间。2019–theendofanera也时常想起那年的柏林—布拉格之旅,仿佛之后的人生再也没有过那种快乐和喧嚣。
#Berlinale72奇遇Encounter翻译过来其实不是“奇遇”,而是“偶遇,不期而遇的遭遇”,它暗含一层含义就是,有可能见过一次后再也不(想)见了,比如本片。无论导演有多么特殊的理念,对不起,我不求上进,实在硬着头皮也看不进去,but我还是坚持看完了。2星给我自己。本片适合艺术展,循环播放,参观者可随时进小黑屋观看随时离开,无论时长还是对影片意义的追求都不会给观者造成心理压力,而且声音效果会很好。
和《仰望天空》近似的魔幻现实系,人和建筑都是附属物,就像城市的皮肤和指甲,给他们一个动作的坐标,他们就能开口说话,奔跑跳跃
日常生活的琐碎与疏离。比较喜欢看老人安详孩童嬉戏姐妹吵架。
75/100#EFM#
Berlinale//我倒是很喜欢这部片子的虽然口碑不是很好主要是固定镜头加上诗意的光影表现以现实为背景
#EFM22开头还行,有点氛围感,但到后面就开始有些失控了。或许作为实验性短片倒是可以试试,不过作为长片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