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mpodiumArabFF政局混乱,内忧外患的国土总是给他的人民烙上有形无形的伤疤,面对一次次历史的重演,是润走他国还是留在Beirut走上街头?丈夫的摄影机记录下画家的过往与现实,国运与个体交互的每一个无语凝噎的时刻。她在Beirut旁的村镇踟蹰,岁月静好的乡间美景、人类之外的活泼生机作为治愈的良药,疫情与政局反复侵袭着精神世界与创作的可能,第三世界的艺术家如何抵御时代的精神危机?镜头像画框,调整着焦距构图以遍历生活的尺度,机位像画架,架设在不同方位寻找着艺术的角度——影像给不出答案,也不会给出答案,我们只知道她仍会造访叙利亚难民营,把他们的故事带向全世界;她会像善良的村民一样照顾好身边的每个生灵,试图捕捉和被捕捉每一个具有美感的瞬间
78/100#Locarno2022#
平实自然的社会生活形态纪录。
反复想到无熊,但比起来可温柔太多了。战争的创伤没能愈合,还有灰暗的现实要去面对,和不断出现的新的伤口,作为艺术家他们仍在坚持着生产和生活,为了让光能照进来。在Beruit,风景和日常讲述着让人心碎的童话。@YIDFF23
4.5从紫屋开始,屋子里的猫、绘画、电视节目、与邻居交流,再到拜访他人、堵车、上街,法蒂勒像是在用不同方式不断描绘生活的样子。与伊拉克元年相比,这次明显更多的编排,同时也能明显感觉到拍摄过程中的未知走向。也正因如此,无可避免的宏大事件得以和个人生活完美交融。疫情、轰炸这些突发事件不断影响着生活,个人也还是要在这样的情况下继续生活。
珍贵的档案影像,经由超脱但谦逊的目光,将破碎的地图共享于同一目录,远方的悲泣与近处的美丽,抽象的口号与具体的生计,精英的洞察与平民的企盼。艺术家既是讲述者又是记录者,苦难不再作为展现导演意志的工具,世界的样貌被折叠展开,直至人的微光冲破战争与疫情的阴影,将每一个俯首即是的场景化作启蒙之地。
#Locarno75
电影采取了一种介于狭义的纪录片和艺术电影之间的形式,女主角有时候像艺术电影的主人公在表演,有时候像纪录片里的人被记录,她时而在社会的激流里,时而置身其外。影像有些停在生活的表面,并没有给我带来更多的体验。
本次影展看过的最“好看”的一部。黎巴嫩的爱国歌曲,有近乎情歌的旋律,凄美忧伤。“贝鲁特,我的梦,我的眼泪,我的疼痛,我的天幕。贝鲁特,是我们的汗水酿成的蜂蜜。又从何时起,变成了火与灰烬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