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电影是郑佩佩挂头牌,但最出彩的还是男主角,张彻对浪子人设真的情有独钟,年轻时的罗烈也真是亦正亦邪、英气逼人,在《金燕子》中他就已经仰慕过郑佩佩,这次总算是相互爱慕了,都知张彻擅拍兄弟情,但其实他认真拍起男女之情来也颇为动人,譬如《铁手无情》里的铁手与盲女,《飞狐外传》里的胡斐和程灵素,这次同样将一段遗憾朦胧的爱情进行到底,而后来二代的boss专业户谷峰在戏里还是酱油一枚
爱解救不了孤独,但可以让你好受点。“这样的好汉子,我老头子跟他死在一块儿也值得。"
张彻电影把武侠的“侠”演绎得简直淋漓尽致。侠一般都是孤独的。因为孤独所以浪漫,李仁港说。张彻拍男女之情,也很是出色啊。罗烈那深情远望郑佩佩远去的眼神,还有末尾的分别,都极动人。
其实很好看。结局很好。当你厌倦就回来,我等你。罗烈很吊样子
看完就变罗烈脑残粉。这才是风流多情放浪不羁的大侠客~罗烈演这种亦正亦邪的角色太迷人。酒馆老板虽然没有武功也一样是侠之大者,侠客浪子惺惺相惜,反而名门正派倒让人不耻。
张彻早期的镜头和场面调度有特别的神韵,编剧也好,更别提这位少侠多么有个性了。
杂糅得有趣,又难得情感曲折幽微。
除去不知是否为了低调处理引子部分的尺度镜头才彻底砍掉了颜色并导致“导演张彻”四字极少见地出现在了宽屏黑白画面中这一点之外,只能说这电影拍得实在是有够糟糕!哎……
同样是装逼,为什么罗烈就能比王羽自带几分逼王气质呢?可能是因为罗烈比王羽多了几分桀骜不驯的痞子气吧。
郑雷出场的造型活脱脱一个武松,就是矮了点
迄今看过的最有古龙味道的,罗烈是少有的邵氏小生在演戏时是在“表演”的人
四把飞刀,你只有四次机会。罗烈佩佩,侠骨柔情,江湖儿女好生浪漫啊~~
也就是那时候才有那么小格局的武侠片了吧,就一个山寨寨主到处追杀好人的故事,现在的武侠基本都是要奔武林盟主、宫廷阴谋去的。相对来说也比较现实主义,山寨寨主如何处理被害者家属,如何搜刮钱财,塑造的是一个真实的地方恶霸的形象。
张彻前期作品还是不乏儿女情长的,只是70年之后似乎就完全抛弃女性角色而转为阳刚之气。这部电影罗烈作为主角,亦正亦邪拿捏得还不错,恐怕是其影史角色中最帅气的角色了,也算圆了《金燕子》中对郑佩佩爱而不得的遗憾。电影开场的黑白画面,明显是张彻借鉴的剑戟片风格,明明从《边城三侠》开始张彻就不断汲取剑戟片的精华,怎么后面就变成醉心于盘肠大战、拍摄大量雷同戏份的动作片导演了呢……
张老师又证明了自己无愧于“拍男人圣手”的称号,罗烈电影生涯中最男神的时期。
孤独是一种事了拂衣去的潇洒,但是同样是侠客必须承受的痛苦
拍的最好的可能是开场黑白影调的几分钟序曲。郑佩佩在张彻的镜头画面里就是普通的娇蛮小师妹柔弱形象,不见侠女般的英气。飞刀的扔法表现形式太过简单,还受数量限制,扔完四把飞刀之后只能任人宰割,啊这……
69年的香港片,dvdrip画质居然挺好,不敢相信,比起好多80年代的电影htdv画质还好
遇到贴脸的角色就会很吸引人,我想了一下,这个角色还真非罗烈莫属。同样是冷傲不羁的逼王,如果换成王羽大师兄,那就是冷中带着点禁欲气息;如果是姜大卫,那应该就是冷中带着点柔弱和傲娇;如果是狄龙,那可能就变成故作冷漠的暖男了(参见鹰王)。也就只有罗烈先天的外貌优势,出来的效果才是这种冷中带着点放荡不羁亦正亦邪的痞子气质。顺嘴一说哦,这居然是张大导演作品,和他后期的风格好不一样哦。
张彻拍摄儿女情长。罗烈确实不适合演正派男主。铁手、无情,这两个名字后来被温瑞安写进了四大名捕。盲女的情节也被后来吴宇森在喋血双雄中模仿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