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看完
将犹如迷宫般的印度贫民窟与人类精神世界相联系,以宏观的场域来通过外化的形式,展现微观的心理状态。监视器下的视角、贫民窟区域的路线就好比人类的眼睛与大脑,混乱错综的图像伴随身份焦虑与城市社会的拥挤、家庭问题等内容一并显现,精神的困顿与城市困顿达到统一。本片是一部心理悬疑电影,通过两个毫不相关的人物相互串联,以双线并进的方式将事件徐徐推进,恰与土耳其影片《封锁》尤为相像,只不过本片的精神状态与前者相较之更为复杂,悬念包袱直至最后一刻才最终揭晓。在镜头语言方面,大量的长镜头和航拍镜头虽重复性高,但仍有圈点之处。只不过,后半段略显冗长,画面信息与音乐的重复性过强,从而使后半程咀嚼略无味。
这部印度电影抛开宝莱坞风格,编导明显希望走欧美心理惊悚路线,用一个每天在室内观看监控的男人,与一个对抗父亲的男孩,双线并进企图连结起在低收入住宅区中,似乎有些事情被监控注意着要发生,不过这两个点之间在影片里的交替表现,实在感觉有明显在两个世界的感觉,这一点让观众看得也是满脑模糊,甚至觉得这像是两个平行世界般,各自在走各自的故事线,两者关连度不高,这个就造成导演的目的很难成形,而这种两个错置时空其实是同一人,想法创意是不错但这部片没有设计好,另外少年坚持父亲是造成弟弟死胎主因,怂恿母亲一起离开而与父亲争执,这个点也动力不够让人信服,缺乏引发主角童年创伤的原因,也直接让男主角的心理创伤说服力缺乏,也是让这部片整体难打动观众,更直接影响影片的成绩。
看到一半就能猜到主角精神分裂,导演坚持拍到电影结束假装观众都不知道也是不容易。
VIFF2018节奏紧凑,人物刻画深刻,特别喜欢镜头跟踪主角的背影。我当时还在想为什么Khuddoos的好友跟Idu的好友一样那么不离不弃,竟然没想到就是同一个人。只能说这部电影的悬念设置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