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SFF2023@歌德
结尾
+
开头算是个悬念吧会让人很有兴趣看下去以为是搞基的片子。故事张力也很好把一个loser父亲刻画的淋漓尽致,而儿子形象拿捏的也很到位。台词也很喜欢,男人的个人爱好、家庭、儿子、朋友、女人等关系的刻画我很喜欢。摄影也非常喜欢。值得一看。
2.6#MIFF2022#
因为一场编剧课错过了观影!看到5.33
看似利用暧昧跳出了讨论男子气概电影的套路,留给我们的思考并不深刻,或者说是没有想法。
实在没法共情
不俗的父子故事
#线上展映2.13.起初男孩不太理解男子气概,后来看到父亲在酒吧的行为和回家后的醉酒行为,才发现,所谓的男子气概不过是一种表面的东西、一种保护自己的方式,最后他也理解了父亲。结尾因一把吉他两人又不欢而散。影片一开始的立场是暧昧不明的——有一种同性恋的感觉,但发展到中间时,男孩在厕所给他的妈妈打电话时的话语有明显暗示这个男人可能是他父亲,只不过父母离异了,直到结尾,出现了母亲和后父,人物关系才更加直接。父亲喜欢玩音乐、各种吉他,讨厌新式电子乐,父亲象征着过去、野蛮,他也一直沉醉在过去,没能拥抱新的生活。而儿子代表现在、文明、礼貌,他送给父亲的蓝色领带就是一种文明的象征,父亲拒绝这种新式的佩戴方式,但出于父子关系,他接受了儿子的礼物。
#MIFF2022shorts#5/10
2022克莱蒙-费朗国际竞赛大奖。whitetrash,父子关系。故事完整,情绪到位。
#BISFF2023#@歌德学院。作为短片来说不赖,几乎没有短板。
这是在干什么?
#miff2022真实有时候感觉澳洲满pub都是这样的人不稳定的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