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尾大败笔。整部片子看下来总觉得缺口气。你知道他在映射当时美国的大环境,但又感觉只是一个服药过量引发精神错乱的疯子的一场闹剧
破碎的镜子,巨大的阴影,雷爷的剧作NB,电影化更NB。对《圣经》的曲解,“上帝错了”的呐喊(尽管是一个病人……),中产阶级和消费社会的隐患,对父权的探讨,无怪雷爷是一代宗师。当然,此片与《LostWeekend》处理方式很类似,但是翻出新意。虽不是黑色电影,但视听上一路相承
观感如同《群鸟》般,平静中生出惊惧,恐怖不断升级,以教师说教展现精神异常不断强化的过程并最终结合圣经教义自封上帝达到瘆人的顶点的这个设定堪称神笔,只可惜最高潮戏往后的处理说服力欠奉(尽管还是留了开放的出口,且医生的反应好似可以解读出更深的意味)。比破碎的镜子更恐怖的是镜子中出现父亲;比墙上巨大的父亲阴影更恐怖的是父母影子大小的强烈反差。家中挂满了各种地图和世界名城海报,但哪都没有去哪都去不了——生病前是困于家庭生活与责任,「我们都很无趣」;生病后是被封锁于房内,具象化了精神困顿的现实社会隐喻,地图海报也成了增强恐怖感的道具。
怪有意思尼古拉斯雷确实有罕见的洞察力梅森这个人物形象的变化某种意义上象征着社会伦理范式的转换当一个温和友善打两份工勤俭养家的清教徒在社会交往中体验到一种不适应性进而怀疑自己生活形态背后的价值(“你我都很无聊”)信仰秩序便产生裂隙这一失序以绝症的形式呈现;为了延续生命吃药便是必要之恶一切不适应性化作药物反应倾泻而出父亲想要扭转整个社会发展方向去填补当下的价值中空却无异于刻舟求剑失去价值锚点的父权传统走向专制;最后的解决方案也有些玩味终身服药的父权被“囚禁”在“病床”上好莱坞式结局也只是暂时的和解;镜子那个镜头吓他妈死
终镜团圆过于突兀?或许。但问题根源却是故事设定不够合理:实验药物的副作用可以理解,但它怎会让一个病者彻底改变自己的价值观,从自由宽容知识分子陡变为保守极端甚至法西斯倾向?此谓尼古拉斯雷电影的小通病:为说旧愁,强赋新词。角色困境与性格描绘都很出彩,但进入情景的逻辑触发点有时难免过于随意敷衍。
你能不演变态吗!!
表演很好,剧情也很好,就是对白太差了。每个人说话都如此装。
仍然具备尼古拉斯雷式的戏剧张力、优秀的调度和舞台剧功底;继续关于父权的探讨;只可惜JamesMason的演出并不出彩,有点跟不上导演节奏...
影评:http://movie.douban.com/review/3116502/
阴影与镜,追杀圆舞曲
阴影的运用很酷。《马蒂》、《黑板丛林》、《无因的反抗》、《七年之痒》、《伊甸园之东》、《高于生活》,到底谁能代表艾森豪威尔时期的美国?这个时代的美国,时而被艺术家描述得美好无比,时而被描述得可怕无比。
美国电影,并且是美国
雖然現今男性中心結構無法鬆綁,但父權背後其實存在一種巨大的脆弱性,男人往往會擔心在社會上被排擠,男性也是性別刻板印象的隱形受害者,就算經歷性解放的70年代,男人中心依然穩固。雷詮釋「父親」兩面體的高峰。戲中原本的慈父因為罕見痛疾令一家之主作醫療白老鼠,表面樂也容容的一家,但疏空的家居構圖、陰冷表現主義燈光,灰調中的紅色更像警鐘長鳴,暗流處處。作為人子的父親,老公面對自己的婚姻狀況是清醒的「認了吧,我們都是悶蛋」,妻子受不了冷漠,也回敬一句「你說誰不是?」因為濫用類固醇致精神異常,以至性情大變,自視為超人,盡情扮演理想的精英主議者,是社會枷鎖禁錮的病態,還是自我解放特立獨行,甚至模仿亞伯拉罕弒子。
有点over..
战后中产阶级五十年代尼古拉斯雷
8。貌似50年代这种描写美国中产阶级家庭危机的片很少见,各种新鲜
1950s的中产阶级,躁狂抑郁症,过度或不足的男性特质,伴随着巨大的阴影与破碎的镜面,恐怖冰冷的Medical机器,以上是《高于生活》的全部。尼古拉斯·雷实际上通过1950s的战后创伤,预言了60年代致幻性药物泛滥的状态,并以一种Conservative的角度展现美国的集体性焦虑,父亲的暴虐恰恰如同他刚刚离开时对儿子Richie所说“我不在的时候......”等等,这恰恰是呼唤真正“父亲”价值的回归,《圣经》,以及女性的自我牺牲。结尾看上去给出了一个传统的好莱坞式大团圆,但实际上并没有表面看上去那么简单,尼古拉斯·雷是一名纯粹的悲观主义者,在最后一幕的构图中,阴影依然弥漫不散,FamilyValue遇到了它真正的危机,而至少在《高于生活》中,此题无解。
cinemascope;镜子;红色的警示灯;阴影;父权的此消彼长、现代社会男性身份焦虑。
這部也應該收錄在《恍惚的世界》裡
不够邪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