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thSIFF#金爵奖入围-线下世界首映。拍得非常流畅,对背景知识稍微要求有些高(比如必须熟悉库尔德问题的一些基本知识,以及对巴以问题、叙利亚等阿拉伯国家,以及土耳其的大概历史进程有一点了解)。可能是今年金爵奖竞赛里最直面现实政治的电影,也是最残酷的一部,男主角的童年被“族”仇家恨、洗脑教育和一触即发的战争所撕裂,被剥夺语言,剥夺身份,失去亲人……库尔德人和犹太人在叙利亚的压迫下竟然也形成了共同体,期间的话语太复杂了,能把它讲得生动有趣,其实是可以送一个编剧奖或者导演奖的。
他们其实就想好好过日子,但却因为国家、民族、身份、语言的不同被置于尴尬的境地。电影没有卖惨,也没有控诉。包容、平和却有力量。
SIFF2021看的第一部,盲盒一样随便找了一部就看了。全片就是用两个小时的回忆,去铺垫一个重逢的拥抱。泛阿拉伯主义下,叙利亚边陲小镇天高皇帝远,即使大环境肃穆,人民的生活依然只停留在邻里之间。意识形态和集体主义的强压之下,个人的意志隐藏在其后扭曲变形,同时也有一丝丝人性不断被挤压而出。喜欢导演的手法,简单直接不买弄,是一部非常真诚的电影。虽然叙事很散,但也可以理解成记忆就是这样散漫。总体来说是一部需要在电影院感受的影片,推荐。
#SIFFNO.6本届上影节最佳。“邻居”既是被土耳其和阿拉伯一分为二的库尔德人的隐喻,他们本来就同为至亲,也照应了塞罗和犹太邻居汉娜一家的关系。狂热的阿拉伯老师在库尔德的土地种下棕榈树,孩子将捡来的地雷投入火中,用刀子割下犹太木偶的头颅,杀死布袋中的小猫。当总统的画像在雨中漫漶不清,三色的气球飞上天空,信件放入玻璃瓶,顺河水飘走......土耳其士兵之间的一个玩笑,战争也像一个恶毒的玩笑,褫夺了生命。“你是我眼中的光”,结尾处汉娜父亲为塞罗买了一台他心心念念的电视,“他一直为我们点灯,这次就让我为他点一盏灯吧”,电视里不是动画,尽管塞罗已经学会了一些阿拉伯语。唯一的一点遗憾,就像豆友说的,结尾处如果是两声哨声的响起该会更完美吧。十星推荐。
恶补了一下那边的历史,蛮复杂的,从电影里看犹太教和伊斯兰教的民族冲突、看风土人情,看边境叙利亚农村居民的喜怒哀乐。从侧面了解了一下叙利亚库尔德武装,所有游牧民族都有那种争勇好斗、但是自由散漫的个性。库尔德并没有自己的国家,他们的平时的争勇善战也引起了当地居民的极大反感。
挺喜欢的,一家人隔着网一起解头纱的镜头可以进十佳了
库尔德的气球铺面天空,一大名场面
上海电影节,聆听我们看不见角落的声音
从儿童视角思考战争、种族冲突、教育、难民问题,故事性和思考深度的平衡恰到好处。小男孩演的太好了。个人本届最佳。
SIFF2021上海影城
从儿童日常的视角去讲述边境冲突,没有过多道德审判,不光有无奈,更显温情!
零散的从法剧、以色列剧了解了一些库尔德人的事情,看这部片子有格外的悲情色彩。悲剧的一件事成就了另一件令人安慰的事。siff20214/4今年也收尾的不错,圆满了!
战火纷飞的西亚,一丝温情支撑着人们留住良心和文明
库尔德呼兰河传
SIFF21第二十七场/18年在德彪西看迦百农让我窒息,今次在上影节看这部同样难受。以孩童视角看世界的残酷,痛感加倍,尤其是中段他妈被射杀那场戏,看似轻描淡写的一个镜头,却是一击致命的难受。导演没有什么技巧,这种现实向题材也不需要华丽的技巧。战乱纷争,满目疮痍,太苦了。小男主真的挺不错的。
个人视角的时代悲剧,看得好心酸,很多人本来不应该拥有这样的命运
刚听完随机波动巴勒斯坦这一期,再看这部电影真的非常生动,伴随着我们同时代的苦难历史。
siff24惊喜盲盒从孩子的视角去看成人世界,黑白与色彩的碰撞,摇着民族和信仰的旗帜满足人性的贪婪。孩子是通透的,幸好这一片黑夜中还有星光
看哭了
一部政治意义大于艺术表现的电影。看完了赶忙去查库尔德地区问题,原来也是个多灾多难的民族。整部电影叙事完整,情绪表达也恰到好处,小演员挑得太好了,一双大眼睛会说话。全剧在爸爸崩溃的那一刻,让人动容。整部电影在剪辑上更精炼的话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