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对这个地方是存疑的,因为朋友去过回来的感受是孩子接受社会的救济似乎成为一种习惯,这是很可怕的。电影一开始我怀着会有多真实的角度,关灯晚上还拍着草莓说实在的我不太舒服,拍到了大孩子打小孩子因为不够乖但三胞胎之一的表情是明显的,大孩子和小孩子说话的语气,应该是一个收容所但的确需要更专业的引领,不然这些孩子担忧的,以及我们担忧的,都会渐渐冒头。
域外视角下发现中国社会角落。低头荡秋千。宁愿做孤儿也不愿承受记忆。在义工组织的活动中,我会因为看不见草莓的笑脸而惆怅。怀疑这类活动真有安慰效用。主权者需要在社会保障方面履行更多的义务。愿精神的模范能在更多人的生命中表达。
一年半的跟拍时间,做到了挺有效率的人物相处、故事挖掘、情感表达,剪辑也有组织的成了个有始有终的闭环。但还是有为凑90分钟而过度加艺术抒情的水分。这可对比《囚》,是直接简洁带水分的传达观念好,还是彻底扮作墙上苍蝇的漫长观望好。
贫富差距等社会问题解决不了,这样的孩子会依然存在。
纯西方视角的纪录片,有悲情也有希望,更像是一个拍给捐赠者看的纪录片,没有特别的深挖这个公益组织暴露的问题,比较浅层的展示。不过我泪点好低,哭成狗。and配乐真是非常北欧风格,不咋习惯。
有一种纪录片善于挖掘题材并予以聚焦,向观众展示不为人知的社会角落;太阳村下一群在等待阳光的孩子在成长,也有人不愿长大眷恋于此;随着年龄增长,他们知道父母辈的过错,极力抗拒与挣扎,然而在小世界里显然徒劳。这部片无论从选材或拍摄上相当出色,尤其静静跟拍捕捉孩童们的每个细节,开心、哭闹、吵架,历历在目。尾段首尾呼应,有人走了,又有新的孩子进来了,没有尽头的流转。
以爱为名的古拉格
GZDOC他们的笑容,灿烂得不像真实。
反而感受到沒有陽光的地方之絕望
很真实…
40天能拍出这样,导演和孩子交流的能力好强,他都不会讲中文~不过我还是认为音乐用多了
Theworstistheyarenotactorsandactresses.
在丹麦文化中心有幸看到这个片子,看片后导演也讲了自己拍摄纪录片的过程、经验,太阳村本身是有故事的地方,选题很好,画面动人,结构也不错,也有很多震慑人心的细节。
@UA花城汇影院,广州国际纪录片电影节金红棉影展。“我想这个孩子并不曾自由主张要生在我家,我们做父母的不曾得他的同意,就糊里糊涂的给了他一条生命。况且我们也并不曾有意给他这条生命。”——胡适《关于〈我的儿子〉的通信》
“他妈就拿刀把他爸给杀了,杀的时候好像孩子都在场……”
非常好的纪录片!
影片拍的很有耐心,无声胜有声的感动
《等待太阳》。北京太阳村是为犯人孩子准备的孤儿院,他们的父母或者双双入狱,或者一方被判刑,其中有很多是杀人,抢劫,贩毒等重刑犯。片子拍的客观,真实,中立,细腻,隐忍,这样一部关注这批特殊儿童的片子竟然、果然是一个丹麦的导演拍的。死刑犯的孩子们,等待太阳,阳光代表光明,温暖,希望,黑暗中的孩子在等待太阳。我们又何尝不是被死亡和罪恶拘禁的死刑犯,谁是我们的太阳呢?耶稣说:我到世上来,乃是光,叫凡信我的,不住在黑暗里。(约翰福音12:46)hopeisgoodthing,loveisthebestre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