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树节看的。30年代的彩色动画不简单,两棵树有主角光环一直没被烧死,坏树一碰火就死了……
第一部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当真是技术超凡,一树一花都是盎然春意。再来一段情到浓时与引火烧身,还挺会在华丽光景里做那朴实文章。
谁让那树女那么风骚到处勾引人了=.=把有着蚂蚁脸的花串一起戴头上不恶心吗...
华特迪士尼的第一部彩色短片,也是奥斯卡金像奖第一部获奖动画短片。简单的故事和画面,让人很难想象这是近90年前的动画短片。
早在1932年就开始烧异性恋了迪斯尼真FFF团始祖
thefirstcommercialfilminthefull-colorthree-stripTechnicolor,afterseveralyearsoftwo-colorTechnicolorfilms。iris开始。因势制宜。花形成心形。乐队。钻木取火。恶/枯树-乌鸦。喇叭花-铃铛bell-讽刺的鬼脸-灭火水桶,多节虫-断开跑-ring,用花露淋浴。花粉-香水。树叶-帽子,树根-裙子。鸟飞穿破云层-下雨。
典型古典好莱坞歌舞片的路数。玩火者必自焚,蛮有想象力。
奥斯卡史上第一部最佳动画短片,那年头能拍出这样的作品得是多么震撼人心。只是过于脸谱化的二元塑造,不管给出什么解释我都喜欢不起来。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IhPH3oH5TLQ/
30年代就已有这样的奇思妙想彩漫了,真开眼界!跟七十年代的猫老鼠不相上下,童趣和故事性更胜于今日的中国动画。春天万物复甦,春林欢悦,一棵枯树作恶纵火,大家逃难,鸦群逗破云层降雨,大地复归祥和。西人的抽象幻想能力真与我们东方大异,毛虫冲澡、鸦的奋飞,这在我们原生文化中想破头也出不来。
看时没有想到是30年代的作品,动作非常流畅,细节很有想象力。奥斯卡史上首部最佳动画短片,植物们欣欣然张开了眼,一棵树打败恶人赢得美人心
看的时候还有点纳闷:原来1932年就有彩色动画了吗?搜了一下,“1932年,美国的沃尔特·迪斯尼第一次用三基色色染印法拍摄动画片《花与树》。”其实画得有点略微妙....
清晨到了,阳光普照大地,鸟儿的歌唱,唤醒了整片森林(配音腔)……哈哈苏醒篇,全世界开始伸懒腰。美好篇,大家一起歌唱、跳舞,奏响森林交响曲。意外篇,邪恶的枯树想要掠夺森林花魁,纵火释放恶意。高潮篇,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式救火,花儿喷水,鸟儿用巢搬水,刺云洞漏雨……哈哈哈,想象力真牛!结局篇,火扑灭了,森林王子和森林公主终成眷属,邪恶的枯木自食恶果,森林又恢复了宁静,大家再次欢歌笑语。哇哦……32年的动画就如此成熟,而且剧情也和流畅,已经有了大反派的模式,厉害。
“烧死异性恋”,第一部Three-stripTechnicolor彩色片,32年第五届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第五届是第一次有这个奖)。到39年迪士尼连得八次这个奖,7部出自糊涂交响曲系列,另一部是公牛费迪南德。(这在当年是商业片....
1932年的动画片……什么概念啊……不得不说境界太高。
第5届(1933)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花与树》。相象力、音乐与画面的结合度都相当地精彩。BurtGillett为未记名导演。
thefirstcommerciallyreleasedfull-colorTechnicolor-4film,asablack-and-whiteSillySymphonycartoonbefore,winningthefirstAcademyAwardforAnimatedShortSubjects
毛毛虫化身为戒指,很有想象力。
第一部商业上映的全彩动画作为迪士尼的垄断策略导致了其他动画制作人只能使用Technicolor的双色技术(像MaxFleischer)男树、女树与坏树基本上是对好莱坞叙事的高度凝结了同时还引入了早期电影的经典救火情节。这个小短片也把后来迪士尼的拟人策略发挥的很彻底了。但这种意识形态下行作品的不良影响实在是很深重
sillysymphony第29部作品终于彩色了……很多创意还是之前的模式。不过进入短片制作成熟期没多久就获了奖,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