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看了《女她》2,这部我觉得比第一部完成度完整性高很多,人物形象跟立体饱满,有点女性史诗的感觉。整体剪辑和故事还是很清晰的,开头和结尾很精彩,设计感很强,但是很自然流畅。剪辑节奏和感情把我比较好,虽然时长有106分钟,对部分观众有挑战,但喜欢的人自然会看下去,看怎么注意推广和宣传,让喜欢和感兴趣的人看到就可以了,好的作品碰到对的观众就行,你这个片子对普通观众有挑战,相信影迷还是很喜欢,但你片子基本还是记录和呈现,虽然也有你的立场和态度,但这就很好了。
眼见着化轩每天调整剪辑,终于能抵达观者
这样完全独白的形式其实是很需要讲述者具有强烈的表达欲望。如果是直接录,对语言的表达能力和情感的共情输出能力要求也很高。单个主角讲述单个片段(为什么选择这些片段剪进去放在一起),但共同表达的都是压在女性身上成长中异常普遍的困境。也挺好奇为什么不把每个人物做成一个个小的单集,或许故事之间不会跳跃太快太突然。好在这些表达足够有共鸣和魅力,就像一个挚友和你谈心。(补:但会不会真的只有女性观众才会关注和共鸣,那这样我突然又想哭了、、
我看到我们在一年前婚礼的教堂举办葬礼那里真的很难过💔……(深深的被爱和痛苦感动)我觉得更多的我们是在看见人而非性别,女性有女性的问题,男性有男性的问题,大家都是受压迫者,同时又都是人,最关键的问题是我们需要这样的空间来聆听每一个个人的人生。看完我再次充满敬畏,你所见的每一个个人,就算只是与你擦身而过ta都带着一个宇宙那么大甚至继续膨胀的生命经历在继续奔流下去。我对每一个生命充满敬畏,并希望继续在女性议题人文议题上继续深入下去,即便是越深越痛苦,越无法改变也没关系,首先自己要知道,要理解,并带着自己能做的继续下去。我本身也很厌女,这很可怕,但是只有在意识到自己的丑恶和自大,才能把自己放低,充满希望的到人群中去。
鼓励女性成为讲述者,痛苦的女性是有厚度的女性。没想到能直接见到导演,每一个回答都隔靴搔痒,好自我,好空洞。怎么就不能谈性别了呢?
纪录片让我撞见真实的人看见自己也看见他人
每个人受访者的故事线并不完整,只有第一个是最完整的,也是最受打动的。之后的四个人只截了小片段,导演映后说更愿意表达感情,但是感情也要建立在我了解了这个人之后才能领会到。刚开始更感兴趣第二个和老是笑着的女孩的经历与感情,由于第一个女孩的线更完整,最后被第一个女孩的感情打动到。也许更凌厉的话语更适合之中碎片化,细腻的感情需要认识完整的人之后才能领会。回去看看女她1,期待后续~
平淡了但主线女性的表达很喜欢痛苦中带着幽默还是怀念女她1的凌厉
女性主义生意人消费女性生命经验和高浓度情感表达星是给诚恳的女性受访者的导演映后言之无物问题回馈非常表层不直面被质疑的本质既然认为个体差异远大于性别差异咋不拍个男他呢?因为没人看毫无同性关怀或作者本人无法深度共情的男性审视视角也让人感觉十分不适被问及创作初衷导演表示喜欢身边的女性想要更了解女性群体我脑门上缓缓打出问号还有上来就要采访1000个女性大无语住了女性主义和qualitativeinterview的根基不是好大喜空和拍脑袋那是文艺生意人我愿称之为矫饰不掩粗鄙的纪录片版陈思诚这片土地上的女人最想讲的事是不想被你群体化概括成“这片土地上的女人”我们有自己的名字我们的悲苦情爱也很宏大深邃以你这种创作思路你采访一万个也理解不了收起你的怜悯我们不需要哈
看到了不同年龄段的女性面临的困惑和烦恼但好像还需要一些桥梁才能从这些困境中汲取力量
没有刻意规定框架和主题,让女性自由表达的这个角度还不错。但也就到此而已。导演见面会,问了导演几个问题,感觉导演其实没有思考很多,只是表达一些情绪而不是思想,本该有深度的作品最终只是浮于表面,挺可惜的。问他拍摄的初衷,他说因为爱女人,什么样的爱呢?欲望的爱。为什么不拍男人?对男人不感兴趣。感觉没有聚焦女性困境?“没打算聚焦,我不是女性主义者”。我笑了。
一个外国观众提的问题很有意思“我不觉得这个片子是在讲女性,它只是通过女性之口在讲带给她们压迫和痛苦的男性的故事”希望每一个受到压迫和痛苦的女性都能变得更有力量
我想导演可能只是想做一个记录者,但不得不说,成片的效果,让人不由自主的思考,在素材的选取过程中是否存在一定的主观性。的确女性或者说是每一个人,在每一个人生阶段每一段关系中,可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困境,苦难的重量会增加人生的厚度,但我从不愿主动选择苦难,也不想歌颂苦难,我只是尽我所能的,面对它,跨越它,然后迎来下一个它。
导演很真诚
女性本身比片子里呈现的要复杂得多,现场听了导演对一些问题的回答,觉得整体的脉络和想要突出表达的东西并不清晰。女性是痛苦的,但是女性绝不仅仅是痛苦的。
在厦门yishan老板那里看的,喜欢,映后喝酒很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