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的现场钢伴)意料之外精彩的shot,cameramovement和editing,尤其是开头结尾两个跳舞的长段落剪辑,故事本身也不落俗套
第一次在现场有钢琴的状态看默片,真是独特的体验。默片自有镜头语言,包含了一种独特的“再现”世界的角度,比如那段人群的疯狂就无法想象在有声状态下要如何实现——声音会把某些东西“落实”了。开篇黑幕上用文字打出来的法令让人想起《小兵张嘎》《地雷战》等五七十年代电影,现在想来这种故事背景的交代,其实也构成了一种风格或者说语言,它明确提示观众,把影片当作一种特写/慢放来对待,而世界/历史则在电影外面,仍在匀速地运行。//这里面的宗教明显是相当重要的元素,可惜没有知识储备,读不明白。
HFA06#第一次看现场配乐的电影,白发伴奏师打着红色领结,昏暗的角落里黑白琴键起舞,backtothesilentera♪可惜不了解车臣历史,只看到宿命式的驱逐、毁灭、燃烧与流浪——六十年后,同样的故事被南斯拉夫的库斯图里卡再次讲述。早期苏联电影的蒙太奇真是了不起。//散场后突降大雨,幸好带了伞,便送一位同场的老奶奶到公交车站。啊,希望自己以后也做个自在的影迷老太太!
7。山村里的爱情诗,老民族的反抗史
玉石俱焚伟大的民族史诗
他儿子的《白色大篷车》中有多处向本片致敬
传说中格鲁吉亚影史第一名片,果然名不虚传。老申格拉亚的蒙太奇学派视听风格下的杰作,车臣-达吉斯坦的民族史诗,在苏联的工业体系内部能拍出来本身就很值得讨论。各种民族风格民族气派!运动镜头、变速镜头都值得称道,几个大段落的剪辑也非常讲究。大高加索山脉被拍得真美好!!!
20230610
Bampfa(好佩服现场钢伴
@BAMPF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