戛纳选了这部小而别致纪录片还是相当有眼光,从家族史中撕开小小一角,叩问的却是历史最本质问题,我们究竟是如何选择记忆,又是如何讲述历史。希望有字幕组到时候可以做个翻译。
大历史与小“历史”牵强的互文
要拼凑一段家族往事,本来就像在寻找幽灵,摄影机对准的是我们所认知的时间真空。这种复杂的感怀,就像年轻的妈妈在面对一个先天缺陷的幼儿,她的心的一部分永远死去了
从家族私人史入手,最后竟然牵涉的是法国对摩洛哥的殖民历史和那种微妙的被殖民的羞愧心情,还是蛮惊讶的,姐姐的幽魂和历史的幽魂最后重叠了。
#上师大电影学堂三星半。被掩盖的家族史交错着被遗忘的殖民史(“那些被称作事件的战争”),最后凝结为墓碑上那张缺席的照片。很工整,可惜家庭故事简单了些。
历史无论大小都值得被记录被探讨被还原。/@上师大文苑楼
在学校的漆黑放映机房里看完的,好朋友在旁边练习着下一部纪录片的字幕,一门之隔是一百多名观众,我独自坐在苹果机的屏幕前,那些冷静的,却触目惊心的画面,一一在眼前,我顿时感到一阵发怵。
重啟膠片拍攝成為結尾的一大亮色,留存在影像中的記憶和生命藉由這種攝魂器具在重訪中完成了對過往記憶的銜接与和解/「讓她留在那裡」与摩洛哥海浪緩緩劃過的那一鏡,回味悠長(結束感好強)/在第一人稱不斷追問的牽引下抽絲剝繭,母親在動盪時代下的糾結和倔強得以一點點浮現,此時面對兒子質疑時的躲閃迴避与彼時童年喪母時對真相的逼問形成一組有趣的互文,答案早已不言自明。/父親在哪裡???/剪輯很棒,情緒、懸念、個人与時代的交錯、歷史影像的反復,很有風格。但覺有「文學感」,像一篇大稿,「我」的解說是抒情、補充、解謎、拔高,但有些話如果是當事人自己講出,或許會更有力。
人类有希望残疾孩子死去的潜意识,我却有和幽灵共生的潜意识。关于姐姐的死亡讯息,每个人口中都不同。教育孩子说实话的父母却撒谎,他们选择忘记女孩,我却知道我们一家四口,一直和幽灵生活在一起。那个早夭的女孩在35号公墓安息,她和殖民文明一同死去,等不到父母的看望,只有西班牙女人打理花床。
阿拉伯后裔导演是个狠人。族裔/社会学意义有点。
3.5私人的影像,尘封的往事,再也不存在却也永远存在的早夭姐姐,家中三位亲属讲的“版本”皆不相同,作者凭着蛛丝马迹一点点拼出真相,事情本身并不复杂,只是触及了母亲所不愿意面对的那一面:对残疾孩子的难以启齿的羞愧的心态;同时以姐姐的“幽灵”呼应法国面对殖民地历史的态度,同样企图彻底遗忘,仿佛永不提及就可以永远不用面对难以见光的历史,不过两条线的交融不太好,不少或心疼或瘆人的纪实画面
故去的家人会以其他的形式出现在你的生活里@上师大
非常好!每个细节都很到位,尤其贵在短小。
挖掘最深入的私影像;移民身份让个体记忆与集体记忆或许难以分割即便如此部分互文还是略显牵强;对于死亡的探讨很打动我
@上师大死亡与回忆。结构工整,导演用家人访谈、照片和家庭纪录片拼凑出姐姐短暂的人生。有几段对照(自己家庭)用的纪录片素材挺瘆人,也有几段运用精妙。
纪录片拍的很精致,看上去也比较昂贵,可是我感觉确实没必要硬上价值
第一个孩子有先天疾病后来早夭父母的痛苦是无法想象的«jevis,nousvivons,toujoursavecunphantom»07/11/2017
Contemplationonmemories,family,history,disability,death...
一段探寻的历史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