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想象的歌舞是宝石
红领巾、大锅饭、小伙伴、孤儿院。曾经阿富汗也是社会主义政权,有着我们熟悉的各种年代元素。小小孤儿院就像一片冷暖自知的乐土,承载了苏联与阿富汗交恶、塔利班上台前最后的宁静,之后便是浩浩茫茫的黑暗。三段乱入的宝莱坞歌舞很有趣~
让我意外的是,电影里那些本该属于阿富汗人民的时代印记,给我的感觉却是似曾相识的。或许我们都是某个时代的孤儿,在孤儿院里我们载歌载舞,用幻想来面对现实,用逃避来迎接苦难,浑然不知这个世界在我们嬉闹之时正迎来一场巨变。
6.4/10已经数不清这是今年的第几部'过高评价'作品了。每次大家总是拿着那一点创新的东西来吹捧,可问题是如果只有创新部分优秀的情况下,加法反倒会成为减法啊。的确几段歌舞是带来了一丝新意,但这之外呢?社会背景只是背景,出国旅行也只是旅行。团体生活的典型故事线,捣蛋熊孩子显而易见的结局。此片可说有很大一部份是可预见且无惊喜的,何况那几段歌舞其实也没有很好的融入影片。虽然成片质量不差,但也不如称赞的那么好。
演着演着跳起来了@mubi
2019欧盟电影展。「邪恶守序」也远胜于群氓乱舞下的混乱与杀戮,无论是老大哥的管理,还是印度三流歌舞片的文化灌输,这个国家始终都是「孤儿」,而在全球化的当下,阿富汗的电影制作人通过世界的资金来拍摄这样的作品,他们的「孤儿」感觉难道会削弱吗?
70/100对阿富汗成为“孤儿”转型期的一种隐喻吧。大特写用了很多,但总感觉人物还是稍显空洞。
从“八十年代阿富汗”以及“孤儿院”的背景来看,影片没有滥用情绪表达。不过内容的覆盖谨慎但全面:成长环境与人际关系、近在咫尺的战争影响、俄语教学和苏联之旅,社会的变化影响最终用各种极端的方式施加在了主角们的身上。小主角当黄牛的经历和宝莱坞歌舞片表达方式,有点笨拙,也有一点所谓“电影拯救人生”的意味了。
孤儿院旁边就是疯人院,听说有的男孩变成疯子被直接送去。我的国际象棋技术打败了电脑,我们又集体打败了欺负人的高年级男孩。那年的夏令营,我们瞻仰列宁的遗体,偷苹果也偷会爆炸的子弹。后来俄语老师不教了,抱着所有苏联的书籍拿去焚烧。那是1989年,我听说有的大人变成了疯子,有的国家变成了孤儿。
#Cannes2019导演双周
那些致敬宝莱坞电影的段落一来,这部电影反而没法看了,把一个生活流的故事拍的七零八落,导演试图用这部分来粉饰生活的苦难,效果有点适得其反了。
形式感的东西不加分反而大减分,削弱了故事本身和情感表达。所以叙事叙事叙事,不会跑先别想飞的事。
可能是为了避免把这种题材讲得过于苦大仇深吧,但总觉得片中那几段歌舞段落的联想有些不搭,搞得整部片子的气质也有点怪怪的,而且整个故事讲得也有点涣散。另外,这个版本是不是还是删了,为什么只有86分钟,妈的气人。
#72ndCannes#阿富汗90后女导演第二部(前作[狼与羊]出身双周)。影片放置在阿富汗历史的关键节点:(社会主义的)阿富汗民主共和国转向阿富汗伊斯兰国的时刻前后(92年,不过不那么精确了,其实苏联解体在这个之前……)。影片完全是生活流叙事,没有任何可以称得上是矛盾的戏剧冲突,松散地围绕着同时进入孤儿院的几个孤儿展开,他们上课、踢球、下象棋、学俄语、去苏联参加游学营等等。不过亮点在于从结构到表现手法上对阿富汗人民喜闻乐见的宝莱坞歌舞片(具体是印地-乌尔都语一脉)的戏仿,除了开头看电影的段落,片中直接拍摄的至少有三个MV唱段,拍得非常欢乐飞起,也是影片最大看点。
本来很生活,虽然没什么剧情,但这个叙事也行啊,突然来三段歌舞沙雕是要做什么???最后结尾更是飞起到夸张???生活化叙事三星,歌舞减一星,结尾减一星。想看沙雕片的可以试试。
苏联人来的时候怀念旧政府,圣战军来的时候怀念苏联人。历史的评判最终沦为比烂。少年的幻想有多爽,现实就有多残酷。
故事置于1989年,解体前苏联还对阿富汗有那么点影响时候,孤儿院更像是已经开始极端伊斯兰化的喀布尔一块与世隔绝的世俗绿洲,外面有不戴头巾的女性亲属、宝莱坞电影和欺诈生意,里面则是霸凌、足球和色情扑克。录像厅时代的低像素底色,加上幻想的歌舞片,就连渐行渐远的苏维埃生活都显得美好无比了。
歌舞片段很割裂啊,打断生活化叙事,不喜欢。挺好的题材,可处理得还是让人失望
对这个题材完全没有抵抗力,山雨欲来风满楼的背景下充满生机的少年躁动异常迷人,但九十分钟时长塞入了这么多角色和悬而未决的故事还是太过仓促。而用以消解残酷的宝莱坞歌舞过于生硬,反而让人异常出戏。最后的戛然而止可以说是避免呈现悲剧现实的欲言又止,但是这样的完成度还是太令人失望了。
阿富汗的当代历史充满了不可思议的创伤,这部影片试图去寻找一个相对稳定的时代里那种安宁,但最后仍没有办法去直接面对真实的恐怖,这一种有意或无意的回避限制了影片的格局,也将许多的情节走向都过度模糊地处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