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水乡,说着北方普通话,和着面。
只有时尚的配去酒吧只有漂亮的配发动态只有肌肉的配阻止霸凌只有年老的配叫服务员只有帅气的配找到工作这好像和咱社会现实不符合吧?有些欠缺的是自信有些欠缺的是金钱有些欠缺的是能力有些欠缺的是经验这和做不做自己,和变装,和变脸有啥关系。
俗了,但这故事base上海挺对味。
所以这是宣告苹果品牌从此不再追求完美了?
觉得这部短片故事不好看的人该有多幸福啊。触及最深处的自己,看完泪流满面。
小薇变身以后,感觉确实过得更好了…
核心创意参考伍迪艾伦《西力传》,但玩得很不好。节奏摄影剪辑奔着广告去的。女主和范伟的表演不同频,也不太适合此片的节奏。爷孙之间构建了窒息的中国家庭关系。真iphone电影还得是《怪胎》。最后假大空煽情那套真吃不消。
就还挺硬的。很意外中文台词特别西化,不懂发生了什么。
虽然又是喊口号式的煽情,但苹果为了中国市场,每年的特供新春短片都还挺有诚意和惊喜的,算是少有的能带来情绪价值与共鸣的广告了。2018《三分钟》iPhoneX2019《一个桶》iPhoneXs2020《女儿》iPhone11Pro2021《阿年》iPhone12ProMax2022《卷土重来》iPhone13Pro2023《过五关》iPhone14Pro2024《小蒜头》iPhone15ProMax
现在怎么流行昏暗的阴间滤镜啊,好好的家庭氛围,绿色滤镜调成了鬼片现场
论技术流,快速剪辑和人物转换的确很亮眼。但广告短片也需要优质内容,这个创作阵容与这样快餐式的内容的确不能媲美,首先剧本设定的人物与出身环境不符,看得出来编剧在极力展现中国水乡的氛围感,但终究还是生搬硬套。再是生活场景的不真实感。为了刻画主角对形象的不自信有些过于浮夸,一个露天餐厅的场景,服务人员真的应该对一个穿着朴素的小姑娘置之不理吗?博取观众同情不是这样来博取的。这种阶层歧视的主题意蕴与现如今猎奇的网络小短剧不分上下。因此一个短片的内容可以精炼,但又要分清是非。范伟也完全不需要通过演这种样板戏来抛头露面。“小蒜头”的情节设定和创意是好的,但创作一部短片并不比长片少什么工作,不能为了纯粹的广告创意就守不住电影艺术的灵魂和核心价值观。
关键不在于用什么来拍,而是谁来拍,电影的灵魂永远是人。
iPhone15pro广告片,故事发生在中国但是美式风格,用了瞬息全宇宙概念。“做自己”主题比较cliché.
就一个十几分钟广告,评论区还张口套路闭口俗的装上了,学了一个高概念词就到处用对吧?这亲情+普世内核四平八稳,不吊打恁内娱白粥VS亲情那些?
从此片我看到了中国近视防控是多么的重要啊
在大都市里,拼了命的想成为别人,因为光鲜亮丽,“但不管怎么变,你会发现,都不完美的”,反正怎么变都不完美,还不如不变,就做自己。作为一部新年短片,iPhone15ProMax宣传片,挺好的。
你可以成为任何人,也可以不必成为任何人
制作阵容很强,主题也不错,剧情一般,毕竟也只是一部宣传短片,很多东西也没法展开,“既然怎么变都不会完美的话,为什么还要变呢?做自己不就好了?”
你可以做自己,但也没必要双马尾麻花辫这个造型吧……上个世纪进城打工的小妹吗?
别再让洋人用西洋镜侮辱本土叙事了,请苹果开除品牌部策划此次短片的伙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