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奏和气氛压的正好,还原度应该非常高了,仅用6分钟从侧面克制回顾了13号最沉重的那段,剩余重心全在调查上,从前期调查的一片混乱,到主动提供线索的线人,几段跟踪戏都不错,最后长达15分钟的抓捕戏很震撼(以前看新闻描述里是体会不到的),情绪在超密集的枪林弹雨之后的平静中得到释放
最后那段超长子弹雨造成的心理压迫,真是闻者落泪
法国的主旋律片还是差了点…
这片儿结构好怪啊
冷静克制的商业片,就像三分钟默哀一样在无声中可以什么也不想或者思考很多很多
真的,有宏哥带队,发国能容纳撒野很正常
每次一看到法国特警排队上楼就想起杀手LEON不太冷。。。好久没看到这么密集的枪林弹雨。。。不明白先派警犬再派无人小车是法警的标准化流程吗?
十一月的巴黎,多处发生恐怖袭击,死伤惨重。此片就是根据这一真实事件改编,反映事件发生后法国反恐部门的系列侦破行动。这些行动也就集中在事件后的几天时间里。法国人很擅长于拍摄这样的大规模混乱场面,并不突出主角,而是精细描摹群像。
法国全明星阵容的主旋律商业大片,完全聚焦事件后方的调查和侦破过程,故事嘛是讲得一团浆糊,但好的地方在于客观冷静的视角以及凌厉的节奏,这一点还是很值得国内导演学一学的。
相比其他恐袭片,没有大量暴戾残忍的镜头,大篇幅的布局调查取证较为精炼,应接不暇的呈现有点真哥斯拉里政治部分的感觉。结尾也是反高潮反主旋律的,展现着第一个冲进去的警犬被炸死的尸体、程序正义证人用完即弃。
只有最后那超长的枪击破门一段最值得一看,暴力、蛮横、无奈,令人印象深刻。前面漫长的分析、跟踪、抓捕等有些散乱、繁杂,也比较纪实,或许对观众了解这次恐袭有些作用。
最终保护了萨米亚令人欣慰。通过电影知道了火力全开的场面。
不怎样的片子。但是事件太特殊了。多给1个星。演员选角都太通俗了,反而完全没出彩。看大概只有一两场戏不错。结尾都打成筛子了,还派个🐶,如此穷没有无人机难道没有防b组带摄像头的小车吗?可怜的狗子。
3-,结尾突击高潮了一下,又马上自己萎了
导演对于爆炸全程一笔带过,转而视角全部聚焦于警方的调查与侦破,场面宏观格局却不大(双线叙事也许更好)。除最后一段抓捕戏份略显震撼外,其余部分人为制造的混乱感很强。不仅人物塑形刻板单调,甚至对于反恐框架的调度与打磨亦显浅薄生疏,代入感较低。(我倒是疑惑为什么选择戛纳首映?这全然不是他们喜欢的东西。)
七年前事件发生时就在巴黎看着新闻,没有看预告和介绍直接看片,看的过程中会有疑问这片子想展现的调查是到哪里为止,后来明白高潮就是以11月18日RAID的突击作为结尾,竟忘了这一段还是真实发生了的,当晚突击队在进攻过程中还真的发射了1500发子弹,以牺牲一条军犬和恐怖分子死亡为终结。好些地方的阿拉伯语对白没有字幕翻译,某人理解的是为了让观众感同身受调查人员在审讯过程各种,也有不时听不懂的真实感觉。看完这片子get到的另外重要两点:刑侦、抓捕过程也需要遵循严密的合法性,不然嫌疑人可以以手法不合法不合规为由申诉不能定罪;恐袭嫌疑犯亲友举报受法律和警力保护,这在当时竟是一个没有法律先例的情况。20221029@StGenixav.JH
把电影拍成纪录片,还毫无章法,几天的事情拍成几年时间才得以解决一样。开场戏和最后的枪林大雨戏,还有一些戏单看还行。也许法国影人认为把视角落在女警官和幸存的线人身上会显得学好莱坞而丢人吧。6.5/715短评217条【IMDb6.8/4500预算1200万欧元,全球票房1812万美元】
犯罪纪实我不可能不喜欢
当你得同恐怖正式开战,那么你肯定已经处于恐怖之中;不想在这场战斗中一败涂地,只能步步紧逼、火力压制,而代价是你也不再可能无辜。纪实性的情节铺排、临场感的场景复现加上突出叙事效率的转场设计,作为热点真实事件改编,本片整体框架构建得相当稳固,事件的展现也还算清晰,结尾重场戏的处理还原和最终给出的情绪落点更是让人小小惊喜,但是本片的野心也仅止于此,无论对于真实事件本身还是对于虚构出的群像都没有更进一步、更具纵深的展开,让影片成为了一种精致的、类型化的行动纪实。三星半
23/11/2022@電影中心[hkfff]。法式主旋律之100分鐘法國反恐行動實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