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未来的工程师(1954)
- 标签:
- 纪录片
- 类型:
- 电影
- 导演:
- 陈纯烈
- 主演:
- 评分:
- 9
- 剧情:
- 片名:未来的工程师 编导:陈纯烈 摄影:高振宗 影片本数:2 色别:黑白 出品年:1954 拍摄单位:新影 内容简介 清华大学,一所培养新型工程师的学校。水利工程系的水利枢纽露天试验场落成,蒋南翔校长,刘仙洲副校长和同学们一起,庆祝这座现代化水工建筑的诞生。机械制造系一年级的同学,在教师和技术工人的指导下,学习机床的操作。土木工程系三年级的同学在教师指导下,学习建筑施工的知识。土木工程系的三年级同学,到第一汽车制造厂工地进行实习。在学校里,同学们每天下午都到操场运动,锻炼身体。“毕业设计”是培养工程师最后的一项作业。毕业设计答辩会进行得十分严肃认真。(http://www.cndfilm.com/20100510/101560.shtml)...

-
- 主演:
- 类型:
- 青春
- 地区:
- 暂无
- 评分:
- 5
- 简介:
- 本剧的编剧三观不正,赤裸裸的鼓吹废死!虚构出逆天夸张极端的悲惨遭遇来放大凶手家属的痛苦,博取观众同情以达到洗刷凶手罪行的目的,难道所有的杀人犯只要认错改造就能免死?剧里一口一个公平,那对凶手网开一面对死者公平吗?对死者家属公平吗?对毒贩宽容对死去的缉毒警公平吗?他们遭受的苦难谁来承担?湾湾已经被米国爸爸“政治正确”那一套全面洗脑了,魔怔了!没救了!...
- 评论:
- 想看很久,终于在昨晚看完了。
- 防止社会悲剧再发生,是应该完善社会福利,还是开脱释放凶手?虽然王律口说的是前者,然而行为完全趋近后者,编剧借王律的口说“我们(身世凄惨者)太不幸,而你们太幸福,所以你们不为我们考虑。”但是博得观众同情的同时请记得,受害者和受害者家属也是普通人,并不因为生活得比凶手幸福就更该死。编剧多次在剧情和对话中混淆概念(比如判决死刑和仓促行刑不在一个逻辑关系上,却打包让你抉择对错),削弱反对他意志的角色的反馈(比如相对王律,其妻言语的无力),以达到对自己价值观的表现,这种单方的手法太过无耻。世界确实不是非黑即白的,更不是编剧一种思维就定案的,反对王律不一定是偏激和看不懂剧情,也可能有更多不同想法。废死要有完善的后续制度,煽动情绪掩盖不了问题。多一星给媒体的戏份。有权利原谅加害者的只有受害者,你我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