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就是侦察兵特有的化妆侦察和截取情报,在以前的战争剧里还挺少见的,故事节奏很紧凑,看得人挺紧张的,让人蛮期待后面的剧情的
战术细节上还挺考究的,山川地利也是作战要素,去找三团一营的时候,还讲了怎么寻找队伍位置,很细致的讲述作战的细节,敌军的车速多少什么时候能过来
真没必要拍马思纯这条线。毁了
看了一集,实在看不下去故事情节演员表演美工服装全不在状态。极差。’
一星给真实的电线杆,感谢道具组。然后导演和编剧,咱们能不能了解一下侦查兵,然后再拍摄电视剧呢?私拉线不说,黑夜里开手电光那可是几里外都能看见啊,不要拍成伪神剧。
一般
为了阻止美军机械化部队的前进全营阵亡,在钢铁大炮面前,生命是何其脆弱,但我们的志愿军硬是用血肉之躯,在看似不可能胜利的战争里摘下了胜利的果实!
武戏就还好,就是时间管理大师梁科长和美军韩军斗智斗勇还能抽空谈恋爱比较跳戏把文干事的戏完全删掉,把月老师长换个演员,就认真拍好十集中国兄弟班不香么?
先不说坦克炮弹威力的大小,咱就说被炸了还跑的飞快,轻松的拿着RPG。一个侦查队装备也太好了,个个冲锋枪,迫击炮重机枪还有RPG。把米国兵弄的跟棒槌似的。在我看来和抗日神剧没什么区别。
立国之战,1900,八国侵华;1950,收拾十三国联军,仅仅五十年。
三星半吧,加半星给个鼓励。实在是文戏部分,太出彩了,把我军的精神意志、战争使命、阶级感情,拍得很到位,甚至可以比肩《能文能武李延年》。在解构韩国的层面上,还超越了《李》。但这部的战争场面就像没钱请专业指导一样,对武器的实际火力瞎扯淡的地方太多,扣半星。以及这部剧里的女主矫情而刻意,最后大结局居然在没有真正停战的前提下就开始筹备婚礼,这不放屁吗?战友尸骨未寒,战争尚未结束,就开始想着结婚的事了,前线还还怎么保持战斗意志?一个师长就这政治觉悟?如果把感情线全删了,甚至把女主这个角色直接全删了,可以加一星。假如能把女主角色保留,但真正拍成一个像那位朝鲜女游击队长那样的革命女将(而非矫情货),那甚至是在文戏上全面超越了《李》。影评里有一位同志说得好,这部剧就因为这条垃圾感情线,从经典,滑落为热播剧。
细节处理挺好的,比如剪短敌人电话线那段,直接剪就会暴露引起怀疑,如果是炮弹炸断,就合情合理了,就这种小细节处理很能让人感慨侦察兵的智慧。
汪小姐在上海繁花似锦,梁辰在朝鲜战场炮火纷飞哈哈哈哈哈哈
【6.5/10】看了4集,中规中矩,虽然细节很多,但是节奏缓慢到我无法集中精神看下去,几次都走神,其他几部志愿军的电视剧哥纪录片我都反复多次看过。齐禄的人设和《李延年》里的罗厚才太像,珠玉在前超过不易。马思纯的女文工团元文婕一出现,我已经预感到此剧要开始在朝鲜战场开始战地恋曲……第3集罗晋的男主梁辰抢救文婕的时候差点两人吻上……看来毛卫宁的短剧《能文能武李延年》依然是我最喜欢的抗美援朝的剧。就此观望吧。
第一集人家敌机轰炸,队友都趴好了她搁那跑,生怕人家找不到目标炸是吧,人班长都说了别跑别跑,就她有能奈,我一开始还以为是什么重要的文件,结果就是一乐器,怎么乐器比一个文工队的命都重要啊?什么逆天剧情,能不能有点常识啊,你想凸显女主的个人魅力没问题,能不能不要以牺牲他人的方式来凸显?还有前面那段女主一个人逞能拖着其她人也跟着走路,这跟圣母婊害死队友的桥段有什么区别
侦察连随身扛着巴祖卡和迫击炮穿山越岭,战场上把迫击炮弹当手榴弹用…马思纯扮演的文工团女主也很蠢,自作主张不听指挥弃车步行,轰炸机凌空投弹去抢遗落的小提琴,编剧就没有点新鲜不降智的东西拍给大家看了吗…
一集劝退。看导演组的名字,本来挺期待,结果大失所望。①、侦查员们夜里行军时使用的军事手语,看起来很酷,对吧?确实很酷。但是,手语的使用,是1972年德国GSG-9特种部队开始的,我国1988年组建特种部队,2007年普及到步兵部队,所以剧中军事手语穿越30年无疑;②、女主放弃坐车,看似高尚实为违抗命令,而且是在战斗即将打响之际,请问我军的战士都这样吗?此类事件已经在同类题材中发生多起,编剧降智;③、警卫班战士和侦查科战士一言不合要干仗,还一边说自己政治军事双过硬。政治过硬就是这副德行吗?编剧再次降智。最后,请你们尊重先辈,尊重先烈。
拍得很实在的一部剧,具体战术被展现得细致入微。
片头曲旋律还蛮好听的,此剧最令我惊讶的是韩语对话无论群演还是配角,要么真说要么口型都能对上,连护送梁辰过河的大妈都如此,还挺厉害的。
南朝鲜戏份太多了,剧本没啥美军剧情,不过演技都很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