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问新闻理想的街访中碰巧被安利,其实身边很多朋友是所谓学新闻但未做新闻的,(当然我对自己的专业也没有很好地坚守)。片子好像很巧地展现了一些新闻媒体人对所谓“理想主义”的坚守和转变,不是变化,是换一种可维系的坚守方式。南方报业的产品确实是很有自己的魅力的,一些气质上的影响确实也会伴随那些新闻人很久。走入社会的这些年,我发现我好想越来越难以言说我的专业理想,甚至说我都看不起那些理想是什么了,真遗憾,我是失败的我专业人。我相信专业本义的“回潮”,但我不认为这是几年内几十年内可实现的。为那些坚守着的无论何专业人,起立鼓掌!
制作也太简陋了一点。。。三颗星致敬三位老媒体人!
在课堂上看到李宗陶说的那句“我再等待下一次纸媒的回潮”后忍不住笑出声来。老师问你笑什么?我说我笑我自己,笑从前的我自己。不知天高地厚地拿李宗陶自喻是因为我觉得我懂她那种读书人身上的理想主义和傲慢,对传统媒体深度阅读和写作的渴求和对新媒体飞速发展的浅层碎片阅读的遗憾睥睨和无能为力。相比李宗陶的活在云端,或许我还是会更喜欢杜强看待新闻产业的透彻。以及通篇都在讲平面媒体和新媒体带来的对抗和冲击,但我想其实不该是二元对立的。传统媒体何尝不能借着新媒体的技术开始自我创新和重生,进化成一种全新的形态再次回归达到win-win呢?Anyway,我还是对于深度阅读抱有乐观的期待。毕竟阅读一本好书或者一篇有好的文字质地的报道所带来的精神高潮和享受真的千金不换。
听媒体人说话很舒服一口气就直接看完了
李宗陶那种坚定“没纸我们就创造纸嘛”“做好南方报业式的写作,然后等待下一波的回潮”刘天时竟然手李宗陶的启蒙人,林珊珊和杜强竟然是夫妻,然后俩人现在一起到了故事硬核,每个预备役记者了解非虚构,记者生活状态和前辈的好片子
听几位老师讲话还是有启发的,就是纪录片拍得太一般了。
传统报业在时代洪流中的变迁与坚守.
看这种认认真真地聊天挺顺畅
记者的话语浅尝辄止但也只能浅尝辄止的谈论生存的艰难
某篇报道背后故事的分享➕对于新旧媒体的观点。“活生生的人组成了这个活生生的时代。”五年而已,又变天了。
看完了!
致敬。但拍得...
在网上查知堂老人身后事时,无意读到一篇文章写得很下功夫,查了一下作者李宗陶,于是顺藤摸瓜到这个纪录片。原来是这么一位气质清冷眼神坚定的女性记者,她对于写作的渴望,对于智识的追求,对于读书(阅读)和读书(在校园里学习)的热爱,都使我心有戚戚焉。看完这部不长的纪录片,对特稿记者这个职业有了惊鸿一瞥,虽然行业衰落无法挽回,仍羡慕他们曾享有的写作的快乐。
是陈寅恪,不是陈云阙。后期制作不走心啊_(:з」∠)_
看完特别喜欢李宗陶老师,女性记者,有野心有创造力
回潮还有可能吗?写一个故事不失为一条出路。
赞同李宗陶的说法可能接下来转向虚构与非虚构的文学写作是一条更好的道路对于个人来说非虚构可能是故事的出路但不是新闻的出路国内媒体行业越来越追求短平快通过这个纪录片的调性其实也能看出
感觉上了三节业务课(ಡωಡ)…杜强老师讲业务应该是很不错的。处处透露着落寞感,片子拍得真的是特别特别一般,连陈寅恪都写错…长点心吧
题目立意不错,但每位记者采访的开篇都在讲述曾经写过的一篇采访,让我一下子抓不住纪录片口述的主角。后面主题有些跳脱,直接讲到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挑战,讲述有些过于琐碎,不清晰,这个“媒”,是在讲媒体人?广州传统报业?中国媒体环境?不清楚,杂糅在一起了。但是三位记者一些总结还是有一定启发性的。如杜强的“公共话题质量下降”。
非虚构写作是当前流行的写作类型,是新闻和文学的混血。关于杜强“讲着故事,还是记者”的观点,我暂时还不能接受,我对记者和广播剧这两个概念放在一起也有些反感,他的确可以用故事的外壳来让特稿更有吸引力,而用真实回忆里的细节填充也不算捏造。但是影视应该是高于生活的艺术表达,新闻则是用真实客观影响社会的力量,感觉在采访的时候就一味地追问所有细节,用这样的形式表达,本身就有一种演的成分。这是摆拍,他更像是编剧而不是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