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布罗茨基不是诗人 Бродский не поэт(2015)
- 标签:
- 纪录片
- 类型:
- 电影
- 导演:
- Илья Белов
- 主演:
- Иосиф Бродский
- 评分:
- 9
- 剧情:
- 朋友,诗人,心花怒放的女人,毕生的挚爱玛琳娜 巴斯曼诺娃,两所精神病医院,克格勃的审讯,人民法院,监狱,流放,强迫移民。这就是列宁格勒的布罗茨基。他的传记,用阿赫玛托娃的话说,给“我们的红发”。 电影人尼古拉·卡尔托西娅:“这是关于一个将自己的宪法强加于世界的男人的故事。关于一个想成为世界级诗人的列宁格勒男孩的故事,他最后做到了。 当然,美国和俄罗斯对于布罗茨基是最主要的两个国家。但只有突然明白了他最爱的是意大利,咱们这位打着电话的活在我们时代的布罗茨基,就像是从公元前穿越到我们这个时代一般,带着译自拉丁语的翻译。是个当代的古典诗人。“ 编剧安东·兹赫尔诺夫表示:“我们的主要目标是展示布罗茨基的西方形象。他从苏联移民变成了享誉全球的作家和公众人物。诗人切斯拉夫·米洛斯(Cheslav Milos)曾将布罗茨基与一座巨大的巴洛克式建筑相提并论。我们只是......

-
- 主演:
- Иосиф Бродский
- 类型:
- 音乐
- 地区:
- 暂无
- 评分:
- 9
- 简介:
- 一集弃。可能是我的问题,总觉得编剧和导演每分每秒都在说:看,我们厉不厉害,镜头专不专业,对社会问题思考得深不深刻?有向《新闻编辑室》致敬的痕迹,但吕蒔媛不是艾伦索金,台词缺乏力度,也没有足够的幽默感来调和节奏。不知道这个社会与恶的距离有多少,但这部剧离“最佳华语剧集”,大概有一光年的距离。...
- 评论:
- 后面几集相对弱一点,因为学长、凯子这样的人变成了恶人,把矛盾刻意激化了。但整体而言,全剧就像news哥说的,大家都是好人,怎么就变成这样了呢?因为立场不同,因为一些悲伤的经历,好人之间产生的对立是很虐的。这部剧在主题上可供人思考的维度实在太广,单是受害者家属与施暴者家属的阴影这一块,就已经甩开一般剧一大截了,还有网暴,杀人犯的人权等等,而王律师这条线引出的主题最震撼,那段全剧最高光的酒后独白,说出了司法、媒体与民意的关系,为了平息民意而草草处死罪人,不会让社会变好。王律师或许有点理想主义,但假若连这样的人都没有,社会如何进步呢。只能说现行社会下,网民的素质还配不上理想主义者的坚守,他们注定只能孤身前行,但愿在未来的样子里,这样为死刑犯辩护的律师得到的更多是尊重而不是谩骂
- 、這部案件取材自台灣過去的社會案件(鄭捷事件等),和台灣社會緊密相關,探討1.到底該不該廢死? 2.該不該譴責犯人的家屬? 3.精神病患對刑案的鑑定和是否繼續適合刑度減輕 4.台灣新聞媒體為追求收視率,用腥羶色聳動標題、內容和假新聞充斥(感覺公視暗婊其他媒體 l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