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于幼稚,毫无庄重。
小幽默和偶尔的超现实带入纳粹的曾经历史,看起来怪怪的。
用轻松的语调揭示深刻的主题,最近连续看了几部反映后二战时期德国社会的电影,都是从非常新颖的视角出发消解内容的沉重,同时赋予不同的思考。我们的主旋律也拍了这么多年,关注的时期其实也蛮固定在那个年代,但放眼望去千篇一律,固化与说教真的带不来任何正向的反思。
拆穿它,对权威的质疑。用景片作背景,移动在城市里的客厅。这不是个坏女孩,不该是个坏国家。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这世界最后的真相就是人们不愿知道或假装不知道真相。
后不如前
只喜欢最后一个镜头
难道电影的形式已经被拍完了么?又看到一个新奇的方式
很吸引我的电影,那些假的场景,幻灯片一样,如同话剧。
MichaelVerhoeven,Das
她遇到了越来越多的阻力。无论是村民还是政府的官员,都不愿索妮娅揭开这个小镇的纳粹历史。索妮娅的家庭和爱情承受了巨大压力,她本人更被政府告上法庭。一夜之间,原本众人眼中的天真姑娘似乎变成了人人憎恨的坏女孩
好特别的拍摄手法和剧情。黑白和彩色交替。
讲述一个女孩挖掘自己家乡在纳粹时代的丑陋,由此受到不公正待遇的故事。但是影片拍得比较诙谐。看下来也是似懂非懂
1、换到美国大概是个美人儿胜利,英雄回归的happyending,到日本菜菜子的一生也不会这么结尾,大概只有德国人才会用这样的结尾——在一切准备结束的时候,奋起调皮把频率调到极限然后挑战权威,一声叹息;2、独特的视觉体验,前70%的时间叙述方式和细节都美好极了,完美的成长故事;3、移动背景、浴盆
政治话题,探寻历史真相的个体,举重若轻的电影。重复说着同样的话(老太太),重复做着同样的事(约会,生育)。拆穿它,对权威的质疑。用景片作背景,移动在城市里的客厅。这不是个坏女孩,不该是个坏国家。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一个女孩儿对抗整个城市,最终胜利了!!也体现出社会与多数人丑恶嘴脸,虚伪的道德本质。世态炎凉。让一个自由者停止说话的最佳方法是,给予TA奖励、荣誉和一切。我相信,物质和荣誉是摧残人的最好方式。压制、屠杀和泯灭则是斗士前进的动力。
Wieweitwürdemangehen,umeineTatsachezuverstecken?
既不能因为德国对曾犯下的战争罪行的反省态度远胜于日本就忽视新旧纳粹主义的存在,也不能因为政治正确等原因宏观上承认、微观上避讳地对待历史,讳莫如深正是熟视无睹、死灰复燃的土壤,一团和气或许比冥顽不化更潜藏杀机。如此政治惊悚的题材却用小成本手法产生明显的舞台剧、电视片式的间离效果,处理成黑色喜剧,并用移动背景等新奇手法模糊虚实、调查者本人成长经历增强可信性。结尾朝着大团圆去的路上峰回路转,女主歇斯底里地撕破伪善、拒绝妥协,而可怖的民风将其逼得退无可退地上了曾是纳粹绞刑台的愿望树,也给观众一记重击。
本片没有拿到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如今看来也是可以理解的。舞台剧式的布景制作略显廉价、幼稚,同时还使得各别场景转场生硬、不连贯,只能说胜在突出的创新意识和历史题材。
难得一见!90年的德国片,此类主题,能拍得如此诙谐轻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