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后太过于割裂。伊利不一定是一个好的拍摄对象。远逊于同一题材的短纪录片《偷》
开始就显示出一种不一般的纪录片的个性,拍摄者参与性很强,很主观,通过自己的旁白表现出来的情绪非常饱满,我特别喜欢这个点。后边还行,整体不错。
前半段讲反扒可以说是非常Vigilante了。后半段突然跳到更小的格局还是有些不习惯。
近年吴文光指导的纪录片,无一例外让导演现“身”其中,在直接电影与私影像之间游走,他自己的《调查父亲》如此,一系列“民间记忆”的纪录片也如此。可以这种mix的作品,至今未有一流之作,此作亦如是。
FIRST观影第三场,一种立场单元。导演在个人英雄主义狂热和对于拍摄对象的人文关怀上显得有些摇摆不定,反扒纪实与偷窃剧情短片以及后半段新疆男孩的个人命运的观察,三个部分显得割裂无比,以及,对于这种预设立场的自我表达,持有怀疑态度
一种成长纪录,困惑、反思,最终无解,无疾而终,选择练拳释放荷尔蒙。
当导演提问切入到话唠自白的境地,倒也是一种新颖的纪录片形式。#FIRSR主动放映·江南大学站#
3星少了但是四星又多了,大概3.7的样子。。四舍五入好了。。这部电影拿到一种立场丝毫不意外,很高兴能看见导演在这部纪录片里有自己的反思有自己的立场,与客观中立的记录相反,导演本人参与其中,甚至有大量导演自己的狂热独白来表达对于扒手对于猎鹰对于这个世界的看法,确实看到了一个青年人的愤怒和狂热。我倒是觉得这种方式还蛮有可学习的地方。纪录片也揭露了很多我们平常看不见的东西。但是最后脱离了猎鹰组织开始记录伊利的故事,个人觉得结构上稍微有一点点跑偏......但导演也说了,这部片子更多是做给他自己看的,自己的自白吧......他高兴就好,反正作为观众,很幸运能看到这一部并且有所收获。
带娃前的男人和带娃后的男人,鲜明对比。暴躁导演有一颗温柔的心~
“反扒”和“救助伊力”在情绪、节奏和表达上都断裂为了两部分是给观众的直接印象。理解在导演的创作思路中存在着一种由内而外、由狂热而平静的过程,但当前后两部分存在明显的主体转变(由“我”变成“伊力”)时,自白的力量就明显削弱了。这是个遗憾,如果能做成连贯的、非常主观的自我探索片,应该挺有意思。当然这种断裂反过来也说明了自我的成长可能原本就是断裂的。
对反扒题材一腔热血的拍摄初衷更凸显对主题深度的浅尝辄止,其实导演也没想好怎么拍,前后两部分的内容被导演十分业余的旁白像对待临终病人一样生硬嫁接在一起。旁白与字幕多处的错误和忽大忽小的声音这些本不该有的失误让我想问下导演:纪录片就可以放飞自己了吗?
一开始反扒题材起点太高,与恶魔战斗的人也有恶魔的一面,但之后的“忏悔录”想说的其实是“大家都是人”,试图用伊利来找到自己内心的平静,先是“狂热”,后是“自白”。但后半段真的太崩了
前面反扒的部分非常有力,第一次见到让台词出现在画面上,通过台词的密度、画面感来表达内心的挣扎和情绪,很有想象力也很大胆。看得很爽,这一段绝对是加分项了,独立影展中少有的对电影语言有很好的理解并能加以创造的。后半部分少了些灵气,变得有些温吞,可能对小孩的救助本身就有些无奈。最终谁也没有救赎。
电影确实存在各种各样粗糙的问题,结构表达收音字幕等等,但是电影表达出来的感情非常真挚,主题其实并不割裂,它只是没有那么成熟。观影之后的交流中,我觉得很多观众在误解导演,导演也大可以更坚定些!加油!
对于纪录片的形式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带有强烈的导演主观色彩
本来是很好的题材,但是前后割裂,剪成两部片子会好一些
非常私人,然而放弃了客观性导演还有无必要选用纪录片这一体裁?
自白是狂热的,影像是割裂的。再低的成本都不能成为粗糙质量的借口,就像再善良的心也无法成为不恰当暴力宣泄的挡箭牌。
华语电影的血气,只在独立纪录片当中扩散和延续。
AtD纪录。与其说是纪录片,不如说是一个带有实验性质的影片。带着强烈的客观观感,但有有着主观的暗流汹涌。假如一开始就被题材所限定,这才是纪录片本身的悲哀。能够容纳不一样才是纪录片本身的精神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