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识我吗?”“你想认识我吗?”陌陌时代的影迷观众,根本无法再回到手机之前、朦胧诗之后的世纪初年代。无论是引向诗集护体的《长江图》,还是科长霹雳舞狂热的《站台》,甚至是尬本身,都提供了不少趣味(同时有多余与不合时宜)。中老年诗人不避讳他们的油腻、平庸与无害,实在是小小美德
摄影找刘勇宏来摄得这么好真没必要,拿个dv拍可以尬得更彻底,也许反而能达到一种崩塌中的诗意,2000万的投资可以拿出1905万沿着汉江给老百姓送钱,拍下来做片尾,代表当代诗歌进行一次行为艺术,致敬Drake完成诗与hiphop的神秘跨界交流。
簡直了。
总体来说可以看出导演的审美品位,直男的视角贯彻全篇了。
在不得不妥协的背景下,电影还是顽强地打上了韩东的标签:不动声色的幽默,无处不在的自嘲,对抒情的警惕,对诗和诗人的解构或者是还原,这些都构成了电影的力量。这样的电影当然是太少了,老韩还是牛逼!
不知道兰亭集序上,古人们是不是也互相飙诗,想来也是要飙的,如果不飙,难道提前把诗群发给大家看完再聊
我最喜欢的一篇韩东小说由韩东本人拍成了电影,由小说到影像,孕育出全新的景观。这景观一定在常规的电影经验之外,它从各种观影期待的落空处开始,建构了一个新鲜粗砺、不乏闪光的陌生世界。我赞成这是一部“文学电影”,原著的文学性给电影带来生猛的异质力量,期待在导演的下一部中看到文学的爆炸。
可以改名叫一夜过家家。电影太尬了,剧本很业余,表演很业余,导演能力更业余,故事被拍的像舞台剧,完全失真,演员越多的戏越是灾难,就是一群人假模假样的在那里集体尬戏。导演能尬拍一部电影的时长,简直也是一种本事。不过很佩服编剧写脏话的能力,那就一个尬啊,好好尬几首诗得了,拍什么电影。
离自己的生活太远没有办法打通任何一处共鸣的经脉真的没法喜欢演员演得那么尴尬内容想要传达的也似乎去到了另一个频道节奏也有些疲软完全能看到那些官僚、政治、荒谬blabla但这些讽刺和黑色幽默的对象透露出的酸臭和陈腐实在是太让人不舒服了
整体还是很意思的,名字与性别倒置等趣味设置以及爱情的,看得出导演通过这一夜发生的故事呈现所要表达的意图。
1.5拾得某种高阶观念,但显然还未真正属于自己。诗人的影像毫无诗意,但愿可以作为所有来势汹汹但还并未真正准备好的跨界者的警示。
本片是国产中年男诗人的群像,把这些玛丽苏病深度患者,盲目自信,热爱微笑,一口黄牙的特质展现的淋漓尽致。有点儿小笑点,比如拍摄大鹅,其他的部分麻木而让人尴尬。姑娘们啊一定多读书,一定远离诗人。
从文本层面看,韩东努力营造的「尬」顺利达成,全程如坐针毡,伴着周围阵阵蜜汁笑声,不由冷汗连连,以自嘲自黑实现反讽,但比起其原著,力道逊色许多,被卷入的噩梦感更像是刻意安排的闹剧;影像基调也很粗糙,电视片风格,灾难级表演,一直等着某个亮点,最终都并没有。
50/100看完有些分不清楚哪个更多,是无意义的角色,还是枯燥无味却自作聪明的情节。在这部电影里,只有基层执法流氓化的反映是有价值的。
电影比小说难看,映后交流比电影还难看。
胃疼
好久没有看到这么难看的片了…迷之自信(男主说“我们现在可是名人了,要保重,别忘了列侬是怎么死的”…)、对女性的物化(仨女性角色一个傻白甜一个怪泼妇但都要崇拜男诗人,一个“老婆”是全程隐身,此外还有一个骂人“女盆友团”orz)、油腻、完全莫名奇妙、电影语言也差…
在武汉和“武汉诗人圈”及韩东一起观看的,全程尴尬,老一辈人觉得拍电影必须上大机器大团队。全片逻辑混乱,或者说文字有时不适合转化成电影。很多时候韩东陷入自我感动阶段,希望他身边的朋友告诉他,这个东西很差,不要被拍马屁的迷惑双眼。
下半身的方式拍电影,简直是一场灾难,秘之节奏,每一时每一刻都在克制自己不转身离场的冲动。
开篇的吟诗派对很容易把观众带回十余年前吕乐《小说》的镜像里,但后续相对轻松欢快又带着戏虐与自嘲的群像图谱,是显著区别于《小说》精英化倾向的。这当然还是一部绝对知识分子立场的作者电影,有着对社会阶层生态的细腻观察,整体荒诞色彩浓厚,但很难得地保有着对世俗平民体制社会的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