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区人都是登山好手,羡慕啊
藏族人在藏区拍摄的纪录片。由于过去往往被抛弃的死亡的牲口如今变成可卖钱的商品,青藏高原上的高山兀鹫数量变少。纪录片关注的是这个问题。虽然能力有限,拍摄的素材不多。最终成片仅有22分钟。但依旧有价值。三星半
第一次看时是无声的,昨天再看时就是正常的了,里面的配乐恰到好处,让人感觉时而悠扬,时而细腻。扎西桑俄的解说更让人对整部片子有了极深的印象。
用当地人的视角!一定要啊!2011-05八又
央视有一个纪录片叫《喜马拉雅的高山兀鹫》同样的地点同样的山同样的寺庙看完以后才看了这个发现这个非常真实的讲述更喜欢这种不煽情不讲故事就直接说我们做了什么
第一次看见秃鹫的蛋,跟鹅蛋差不多。
画质感人,大部分画面在《扎西桑俄》的纪录片里有用到,最后那个撑起红袍和高山兀鹫一起“飞”的画面很美…
神鸟
简单的不带色彩的,关于秃鹫。
非常感动。一辈子只要专注做好一件事就够了
变迁的力量,如同蝴蝶效应一般传送到了地球上人迹最为稀少的地区之一。
阅
解说弥补素材量少
乡村影像计划这个项目真的是挺棒的
前年在文津清影看过。这个片子比较有名一些,可能因为男主角——扎西桑俄的感召力吧;而且兀鹫也比雪豹好养活一些。。。
起飞的羊群
好纯粹的片子,也是村民影像培训的成果吧,说实在,不知道这种变化和人为介入影响在不同地区是否会有不同的影响,对村民影像还是那个疑惑,到底有没有章法,章法是什么,片由心生,遵循基本的原则,发挥主观能动性,片子会自然而然么?不愧是藏区,景色、语言、文化,难以不爱。
不知道十多年后兀鹫怎么样了
天葬文化的淡化,饿死冻死的家畜及野生动物进入了市场,只食腐肉的高山兀鹫生存环境得不到保证。
北大“三江源”论坛专场放映,可爱的堪布扎西喇嘛在场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