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电影院看的,孙道临的电影,我倒是没拉过,印象中这是孙道临步入老年后,我看的最后一部他的电影,后来他主演雷雨的时候已经进入老年
其实拍的还不错,之所以分数低,是因为大家对伟光正的事物有抵触情绪。本片从李四光回国开始讲起,勾勒了二十多年的历史变革。只是有一点,文革一带而过,把国统时期故意放大,未免有失偏颇,有拍马屁之嫌。
久远回忆
饭馆看的
张暖忻和李陀编剧的作品,剧本名字《沧桑大地》感觉更诗意一点。中规中矩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下的历史-传记片(周总理仍然是特型演员+有权说方言)。小时候电影频道看过还记得“泥瓦匠”那一段。今日看比较有趣的点是科学问题在怎样的条件下会被处理成政治问题(片中涉及到建国前第四纪冰川、地质力学理论和建国后与苏联专家的争论几处),不过给出的解决方案也基本是政治途径。以及,对科学家形象的塑造还是按照传统的圣徒-劳模这个路子,用得也基本是老桥段……导演处理上比较值得一说的是海边女儿报喜那段。在凌子枫的作品里面也算不上特别出色的一部。
补录
印象最深是解释改名那段
很工整的人物传记。孙道临帅是帅的(虽然我觉得李四光本人更帅一点),但演青年时代感觉还是勉强了。
小时候看了这个片子,想学地质,那会儿年纪太小了,根本没理解故事情节,只是因为看到几次主人公站在峭壁上的镜头,觉得特过瘾才想的……
改开后描写地质学家李四光的,在厂电影院看的(补记)
拍得比较一般的传记片,不过那时能拍当代的科学家就很不错了,当时也就是冲着李四光的名声和孙道临主演去看的,当然其中还有不多的周总理的戏,也是其中一个亮点,那时总理刚刚去世三年,能在大银幕上这么快看到总理形象非常难得。
同样是主旋律电影,为啥以前拍的就是要好很多?
李四光原名李仲揆,14岁那年李仲揆告别父母,独自一人来到武昌报考高等小学堂,在填写报名单时,他误将姓名栏当成年龄栏,写下了“十四”两个字,随即灵机一动将“十”改成“李”,后面又加了个“光”字,便改名为李四光,从此便以“李四光”传名于世
也算是绝版啦,之后很难再有这样的电影啦。
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想要从实际出发,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行动上闯出自己的道路,不科学系统地认识地质现象是会吃亏的。毫无疑问,西方现有的,相对成熟的科研条件对于处在自卑(自我压抑)落后、水深火热和一穷二白状态的中国科学家来说非常具有冲击力、诱惑力和说服力,虽然少数年青的学者对垄断资本主义表现出了坚定而强烈的抵抗情绪,并动用身上摆脱不掉的书生气给予柔若无骨的回击和控诉,但,胳膊终究是扭不过大腿,女人的诉求被男人的野心征服,西方列强开始在东亚的土地上进行各种文化输出和植入——先有国后有家,这是当时有突破认知壁垒,打破西方霸权对华资源掠夺和技术封锁意愿的中国地质界所面临的主要矛盾。所以心里时刻装着家国情怀的《李四光》夫妇愿意以牺牲个人情感生活和放弃精神文化利益追求为代价去支持科学事业的不足。
孙道临的代表作之一。
比较可怕。现在证明李是个学霸,谁也不敢再拍了。
剧本和演员都不错,摄影乏善可陈,总体感觉普通。两个主演好,其他都平平无奇。似乎那时的艺术工作还没回过神来。3.5。
改开巨作。。
如果这个本子让后期的張暖忻自己拍,应该会比凌子风更好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