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如浓厚的八九十年代的文化热和寻根热的痕迹,如把孔子塑造的略显呆滞,如对孔子童年的刻板刻画,但磅礴大气的表现风格、严谨的服饰礼仪、悲凉苍茫的影像气质,已经足以使此片不朽。子路死,颜回死的场景,师门聚餐饮酒的桥段,都令我怆然而涕下。
不管从哪个方面来看,都堪称教科书一般的一部电视剧。
基本是都是按照《史记·孔子世家》与《论语》拍摄的,这部剧对先秦时代的礼仪考证做的很到位。也反映了上世纪90年代那个寻根文化下的中国影视文化。
何其荒凉!王绘春的老年孔子是迄今大陆影视古代人物的巅峰了。重刷第三遍。
“那美好的仗我已经打完了,应行的路我已经行尽了,当守的道我已经守住了。从此以后,必将有公义的冠冕为我留存。”
人若能将华夏的礼乐典籍尽皆掌握取其精华被加以丰富才可称得上博学人若能像文王周公那样使天下太平昌盛才可称得上多才
非常考究。原来先秦的古人这么朴素,从衣食住行到礼仪到情感都有一种朴素、纯真的美感。
文王操
用心又尽力,很难想象这样的电视剧的出现。断断续续看了很久,是因为剧本身就不想让人快速消化。节奏奇慢,只有在最安静的时候才看得下去。考证太棒,可惜当年经费不够过于简朴,可话说回来现在还能有谁这样拍?那一代前辈自己在给自己拍绝唱,就像孔子在他的时代一样。
根本让人感觉不到是在拍电视剧,就好像真的是先秦历史再现一样,古朴苍凉的氛围,孔子坎坷不凡的一生,都很好的表现了出来,整个制作组非常棒!
第一眼就征服我的,是服化道方面的极致还原。要做好此类传记历史剧是很难的,首先要有一部剧该有的戏剧冲突;其次在创作方自身对孔子其人生、其思想有着深刻的把握,经过巧妙的艺术手法消化、反刍,保证所有观众能够融入到当时的历史情境之中。所以本剧对孔子的刻画好在这两点:第一,在艺术方面达到了极高境界。第二,对于孔子这一充满争议的文化符号,成功做到了批判性赞美,由此在史观和艺术两方面都达到了极高水平。
孔鲤不错,出境太少了。。。
这部很经典了。
经典
光光从服化道和对礼乐的还原就值得五星,对孔子的刻画也不是英武的政治家,或是迂腐的书呆子,而是一个有理想有原则的学者。美中不足的是剧情篇幅比较短,结局有点匆忙。
服化道叹为观止,张黎版逊色多了,尤其是编舞,每一出都设计用心,真正构筑了春秋礼乐的图景(虽然礼乐崩坏,但礼乐仍在)。
有教育意义
夫子收徒有收干肉条件开始没体现,夫子还喜欢唱歌。服饰建筑朴实简陋还原度很高。夫子有文治但无武功,周礼虽可安邦,但时过境迁。夫子讲学而优则仕,因执着仕途推崇周礼而略大局,此逊于鬼谷子。夫子之教只可修心,修身因人而异。涉及重大事件:孔子拜老子;三桓专权;夫子任司寇;阳虎叛乱;夹谷会盟;家臣叛国;夫子削三桓;周游列国:卫国君夫人南子作祟夫子离开—宋国受迫害离开—冉求被季孙肥召回鲁国—夫子入陈却因吴国犯陈楚昭王出兵伐吴并请夫子入楚,夫子入楚途中被蔡国困于陈蔡绝粮从者病,后被楚军所救,入楚途中楚王驾崩拒收夫子—夫子入卫—夫子十四年后冉求等弟子斡旋荐请回鲁国授封国老,夫人离世一年—仲由入卫国从仕—孔鲤死—孔子著春秋—田氏代齐—颜回病卒,夫子为其亲手缝丧服—仲由被砍成肉酱卒于卫国。总结:仁爱!
日韩继承发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礼仪和优良传统,汉民族怎么就把自己的根给去除了呢,所以现在没有礼只有阴阳怪气。孔子说女人和小人难养也,为什么难养,是他的盲区还是在循循善诱。
关关雎鸠那歌好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