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杀母单车逃亡,绝望、死亡。不看也完全可以相信日本是一个更令人绝望的地方。以及他们迷恋死亡的态度。过于隐晦的表达,过于无力和抽象的电影。
没字幕看评论漫天飞舞的海鸥漫天的大雪呼啸而过的风一望无际的大海我最喜欢没有结局的电影了因为我压根也不想知道结局一如既往的绝望
數位拍攝,不一樣的若松感覺。開場場景《天使的恍惚》,途中遇著《海燕旅館》,爾後《標的~羊群的哀鳴》。若松多有新瀉情結啊。若松向來的虛無感也借著弑母少年無比放大。針生一郎的低語呢喃和朝鮮族老太婆的自述,十足《日本心中》。那是因為大浦信行的協力。PS:我就猜到BGM有頭腦警察的石塚俊明……
生命的沉重,人生被打乱后的迷失。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潜在的联系。配乐不错,意外地好听
叫“17嵗單車”才好咧...新幹綫幽靈一樣飄過...兩世代少年殺人與被殺的驚人輪回.....要我們把這當成一條朝聖之路麽?
多謝曾生
下得不完整字幕也对不上可是还是能清晰得感觉到他配乐也很棒这样年轻的柄本佑真迷人真年轻
遁入虚无
我想到村上和奇鸟行状录
看把孩子蹬得累的...00s比较流行的虚无主义表达,以战后为主用嘴说的来探寻日本社会不安与虚无的原因,镜头简陋得有些搞笑。彼时柄本佑的木讷倒也和这种情绪以及极简的处理相得益彰。
有没有这么一个豆列——所有和大海有关的电影
3.2
再骑上几个小时我都爱看
美好的风景和心境忘不了
开场很期待,很快就感受不到我要的节奏,一边放着放完飘过,不属我的菜。7.0/133短评40条,%无。
若松孝二拍的几部非粉红片恰恰是我最喜欢的..
青春祭
愛,爱,唉……
2.5新泻县旅游宣传片(战后哲思ver.),很喜欢看少年骑行的镜头(正是因为它们很多、很美丽、堆砌在一起却都没有太多意义)在大海边骑车、在暴风雪里骑车、在鸟群之中、在荒山里的公路上、人们聚集的都市里……除自身以外的一切皆是风景。中间邂逅各类人等的段落拍得有点蠢,还是若松的老毛病,太直给了,尤其是老兵那段的说教长到我想砸电脑……本来这个题材真的很牛,通过杀人者少年眼睛看到的日本国战后风景,本来可以以风景论为支撑(像纪录片《连续射杀魔》)并且做得又宏大又细腻又有深度的,可惜若松还是拍得太浅层了。他有很多好想法,但总是没怎么好好实践出来,挺可惜的
有如白开水一般硬是咽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