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电影总会让我思考宗教和道德的力量
心怀亏欠的善举能否弥补无心之罪,宗教面前死刑又是否值得商榷,行刑场上被凝视的白奶牛,带出伊朗社会又一个恩情怨恨难两清的困境。
6.1/10#PFF30丈夫冤死的妻子与错判丈夫的法官在同一屋檐下共存/生活的设置本身应更有张力,但影像并未能表现出来。白奶牛流于纯粹的插入式的宗教符号,并未能引申出更多的内容。绝大部分的剧情依旧贴合传统的剧作设置:能出错的地方都一定会出错,然后似乎在"神的旨意"下生活仍未真正崩塌,情绪都寄希望于那些老生常谈的转折,而平日的生活细节缺乏刻画和灵气。结尾的谋杀来得顺理成章却又猝不及防,留观众一头雾水,这种故作惊艳和震惊的结尾证明的只能是中段所有表达的善意温情家庭的一文不值。
【伊朗】未有太多新鲜和颠覆的元素,却是足够强劲的角色研究。女人遭遇的困苦、面对不公之后的绝望挣扎;她不停地掰扯,在这个被世俗观念和严苛期望不断限制着的社会微弱地坚持自己的声量。突然闯入生活的男子,作为改变故事发展的钥匙来赋予这个角色更多的空间;涂开的口红,刻意设计的长镜头与更大物体的比照…能够真切感受到藏于细节之后的表达。尽管这个结局和走向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流畅。
男女主选的不错,让这个狗血的故事有了点说服力,处理的也娓娓道来,节奏和完成度都蛮好的,伊朗电影的强项,如果这个故事给刁亦男或是娄烨拍,必须整出十场床戏出来,但不明白后面到底要表达的点在哪里,有点暧昧。而且有很多语境的损失,比如我不知道里面奶牛和牛奶的宗教含义,也不知道小女儿bita看得电影有什么文化意涵,可惜
#71stBerlinale#主竞赛。BloodMoney这个梗也有过很多片子了,不过这个设定还是蛮好的,其实是嫁接了一个相当基耶斯洛夫斯基式的议题(国家有权杀人么?同时cue的也是古兰经,但是比基氏情节剧化多了,也有点像是[无邪]的一个系列作品)。风格跟导演前作[酸雨将至]比较接近,前一半还不错,不过后面剧作崩坏得有点彻底……(法官的儿子为什么要死,还不是导演想让他死……)。而且故事的合理性不少地方还是值得商榷的。
延续了《无邪》对死刑的批判和对道德的审问,但剧作过于粗暴刻意,且导演能力不太行,拍了一堆无效镜头。
罪与罚,救赎逃不过惩罚。
伊朗特殊的地方就是:它能在非常高的道德线上为恶。
洗刷地面时男人不想让开,希图清水冲刷掉自己的罪孽。热好牛奶后叫他把奶喝掉,想象他被牛奶毒死伸张冤屈。真主不会没来由让一个好朋友突然出现,也没有人会没来由如圣人般挽救生活。儿子吸毒过量仿佛是自己加害的孽果,伤害了监狱里无辜的奶牛。无法将恩情和仇恨一笔勾销,却再次陷在车流中流离失所。
开始以为是伊朗版成濑《乱云》,看到结尾发现跟《偶然与想象》第一部分撞梗了。后面都挺好,带出的关于司法和女性的讨论也蛮有趣,但是前面最重要的设定——丈夫无罪实在是有点刻意让人很难忽略
比较常规的伊朗电影,但也很有力量,冤死的丈夫,赎罪的法官,坚强的妻子,三点集结,纠葛其中,欲盖弥彰~(立青映画字幕组翻译)
一个生活在伊朗的不幸又坚强的受害人,和一个想赎罪又隐瞒身份的执法者,一个女人和一个男人的故事。女人是一个完美受害者,承受着作为女性的不合理约束和重压,她做的每一件事都(或许只能?)无可指摘,包括面临重压对男人的收留和对爱情的勇敢坚持。而男人尽管富有良知,但作为男人且有社会地位的他却不回应也不能面对自己做错了事,去履行真正该履行的义务。在愧疚,隐瞒和偶然中和男人和女人互生情愫,但炸药终究会点燃。直到真相揭晓,女人幻想了自己的复仇,但终究只能选择压抑,和女儿依偎在街头。
看了个开头。
导演把精力都花在了塑造坚强独立的伊朗女性形象上,其他元素有所欠缺,男法官的形象软弱得尤其不可信。其实最值得探讨的在片子结尾处才刚刚开始:都背负着深痛的男女主,如何在严苛的社会环境里结伴应对愧疚/仇恨……7/10
看伊朗电影,总能感到体制那无形又沉重的枷锁。
同类伊朗情节剧中少见的形式主义者,大景别场景充满设计感,但这种设计带来的是人物与环境的疏离,也意味着它的剧作必须做到足够露骨直白才能达到导演意图,后半程情节的崩坏几乎无法避免。
2021/03/02柏林主竞赛第六部
死刑问题并没有得到更深度的讨论,最终走向的层面来看,整个人物关系也是浅薄粗暴的。尤其是在开头,男主的身份已经讲明的情况下,结尾所谓的“反转”显得没有意义,似乎只是在告诉观众,这部电影要结束了。
Berlinale71#10法官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