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棒,溫柔的敘述和結構,安靜的彈琴的孩子們出現的時候很有感觸
嗯人比片子重要
結構嚴謹,查了一下發現都說對台灣紀錄片影響很深,所以現今看很來很標準的好不知道在當年是如何創新,無法對這個形式做評論。我只是看到,紀錄片要把人物拍得豐滿與立體,最簡單也最難的,就是需要真正的關心與陪伴,當他們也融入成他們的一份子,自然拍出來的,都是他們最真實也最動人的感受。
台灣第一部記錄白化症群體生存狀態的紀錄片,慰慈老師説「這部片子直到現在仍是社會學老師必放的教科影片」沒想到慰慈老師的大學美學老師是蔣勛,所以她現在也帶著我們去探討美學,去思考電影製作的上游美學和下游美學
20240119
满分是给民国78年的岛民们还记得自己是中国人
看过最好的纪录片。
我看的只有两分钟
谢谢很会讲的吴乙峰导演2013年5月12日@香港科学馆演讲厅
跟之前的幸福生活还有日本那个家庭纪录片差远了吧一个白化症科教片子罢了甚至不如摆拍的武汉话
被爭議的溫情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