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对人物和历史都没有兴趣,他只是想尬一部MV,美其名曰身体记忆,然后把这叫实验性。
表演段落足够震撼,可惜摄影上手持和比较碎镜头的剪辑不大喜欢,总觉得延续的镜头更适合★★★★
#48thIFFR#光明未来单元中等长度节目。波兰“熊牌”拖拉机厂一度非常庞大不过东欧巨变之后必然衰落了。影片更多地算是个艺术项目,请了十几位当年的工人,讲述当年工厂状况之余,让他们在工厂废墟上重复当年的工作动作(身体记忆/无实物表演)并尝试模拟当年机器的声音(有表演指导来编排),加上十几辆拖拉机的出现和交响乐队的出现,处理“东愁”和“oldies”之外有了比较独特的视听设计。瓦伊达电影学校出品。
一部非常有创意的中片,时常让人想起鲁特曼和维尔托夫。导演实际上是把熊牌拖拉机厂的废墟变成了一座巨大的剧场,用一种后戏剧的方法创作一部“纪录片”,甚至可以说我们跟随着镜头目睹了一场酒神的舞蹈或祭司的招魂。航拍和大特写结构出人和环境之间的关系,老工人们的动作记录了建筑和工作的存在,口中发出的的机器声音则构成了永远也不可能在传统纪录片中有效出现的集体回忆。所有这些手法无不在向人们宣示,工人阶级是存在的,但那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这不是一场实验,这就是未来。
这是个艺术装置,然而作为艺术装置也太过于直白,本身,表演,以及空洞的形式化。
个人非常喜欢的作品,摄影和声效很震撼。用了很多剧情电影式的拍摄手法,运动式镜头非常impressive,在生活史的重构和建设方面别具一格。总的来说非常视觉导向,有的时候有一些过度staged令人不适。中间有一个长镜头像贾樟柯娄烨。但我也因为此片去考虑
片中「人物」所处的过往废墟和现代运载工具,指涉着两种不同维度的过去。以身体作为介质,纪录下了这些人物「纪录」历史的过程,呈现了一种粗粝的「双重纪录片」。
太好玩的一部docufiction,声音设计是亮点。导演召集回几十年前在Ursus工作的工人们,花九个月时间,一起回忆当年操作机械的动作,回顾工厂的声音,通过re-enactment的方式一起完成一场招魂之旅。身体动作与声音构建出了当年社会主义工厂的空间,整部片子透着一股鬼气,集体表演驾驶拖拉机的那一段堪称反乌托邦典范,通过一套动作流程将历史写进身体记忆,是一种异化又是一种情感厚度的积累。再一想到如今的白领甚至只能与电脑鼠标产生感情,缺少身体记忆的情感就内心一阵发冷。
20191202@海南HIIFF这个另辟蹊径单元策的很有水准看简介就觉得全是宝藏!这片的俯视镜头太抢眼了加上人声模仿的机械轰鸣声废墟之上的肢体重现是一场大胆又富有情怀的行为艺术。
行为艺术
废墟上的舞台。
体量不足以支撑这个片长,哪怕只有52分钟也显得拖沓,概念还不错,但执行起来更像是其他现代艺术而非电影,且一切形式上的建构都处于过度消耗的状态,无论剪辑,镜头运动,还是以肢体动作重建出时空的错综感,倒是那个拖拉机转圈的俯瞰镜头看起来非常邪气…
瓦解了极权的拖拉机厂工人们,却葬身于民主化的浪潮,波兰的许多工业工厂就此陨落。一位工人平静地对着镜头说,民主是当权者的特权,与工人阶级无关。废墟上奏出乐曲,空地上踩出回声,身体记忆和声音发展共同拟画出熊牌工厂的辉煌。推开大门工厂不在,千人的生计变成徒留怀念的故地,只余声音有记忆。
#2ndHIIFF#「另辟蹊径」单元选这部可以说是非常恰当,因为本片完全就是一次全新的艺术探索。开场大量的交叉剪辑和无人机的交互,配合人物画外音的作用,在衰老的身躯和残破的废墟上呈现了一出时代的悲歌。内核上还是一脉相承基耶斯洛夫斯基式的视野,既是对已经幻灭的制度的反思,又是对承载着一代人生命和身体记忆的怀恋。
#HIIF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