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特别清楚的人能拍出来让人捋不清逻辑的电影而且不解释
你要不想太后怕,就别总是回想其中的情节
我相信林奇绝不是在故弄玄虚或者故作高深,他应该是个真正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有人说电影就是在造梦,那么林奇的梦最离奇。
几乎与现实颠倒,那些不曾实现的爱恋在梦境中达到高潮,那是心底最深处的隐蔽与渴望。爱使人变的扭曲而疯狂。
初级评:时间是个圈,空间是个圈,圈即无限。中级评:点线交集,元素启示,大即小小即大,宇宙奥秘。高级评:(...)).(..).)..
以歌剧午夜场分界,之前五分之四的部分皆为梦境,一场因现实中强烈负罪感而自造的补偿性幻象。此幻象中,事业失败/情人变心的黛安给自己极致形象美化,模式部分照搬好莱坞类型套式:她叫贝蒂,姨妈大明星,聪明活泼,具表演天赋、乐于助人勇于冒险,失忆美女卡米拉心存感激投怀送抱;同时,夺情最恨男导遭尽羞辱,妻子外遇奸夫痛扁卡遭注销,更因神秘牛仔威胁被迫选角不喜女星,却对贝蒂美貌才华另眼相看(片场回眸)……所有梦境“参演”,主要来自穆赫兰道那次聚会上互动或目睹过的真实人物,主配亲疏视个人喜恶而定,比方导演母亲比较和蔼,就变身亲近房东;杀手冷酷高效,最想疏远的负罪同党,就让暗杀过程愚蠢狼狈……林奇之所以不给梦/现作区注,除了那并非其美学偏好,更在于如观众因迷惑而反复重看,可强化其潜意识之中对于梦碎主题的认同感。
【165】太玄乎,一个人夜里看,有点儿承受不来。百合福利真是不错,只是黑毛儿的胸实在太假了。最让我难过的是,即使是在梦里黑毛也没有开口说爱她。
林奇前后几部电影,都像精神领域的公路片。路,无尽、未知、被黑暗笼罩的路。传统类型片一路撞车刹车踩油门,哪怕碰上个搭车的,最后总能到达一个期想的终点。林奇的电影,半路会掉进坑里,不然就是根本没有终点,你根本不知道车子会开向哪里。这部电影关于噩梦,也关于鲜亮美丽的好莱坞。
看影评前觉得自己傻逼,看影评后觉得电影牛逼!
一遍看懂,其实diane一醒来我看到她的床和毯子的颜色就知道之前的是梦了,因为太片断化,失序,而且所有人都行为刻板古怪,不会是真的。后半段有因有果才是现实。很悲伤的一个故事。一首llorando唱的人冷汗都出来了。
对这部电影如果非挖空心思要把每一处情节都搞懂理顺,那其实有点买椟还珠了。如果说《出租车司机》里用极其迷离炫目的流光溢彩来折射出都市的妖异,那么这部电影则是用声音和色调来表现噩梦里的都市。尤其喜欢寂静酒吧那一段,充满想象力和诡异。有些电影需要的是感受而不是理解。
ps:(再此真的想骂国内的这些影视平台,说真的又打码又大幅度删减的就不要引进资源了,先不说不尊重导演的成果,不尊重观众,像穆赫兰道这种本就是悬疑性烧脑题材的电影,删减那么多只会更加云里雾里,影响观感)片子思路非常清晰,任何的前期不合逻辑,在梦醒后一切都会解答。电影接近梦的本身,所有的日常经历和潜意识都会杂糅在梦中,就像普罗大众说的,梦是相反的。依赖的情人,热情充满才气的自己,落魄倒霉的导演,活着的姨妈…一切都是潜意识的渴望,所有的人来自于现实匆匆一瞥,来自那些挚爱和憎恨,碎片般的碎落在梦中,然而现实才是噩梦。
请第一遍就看得懂的人站出来
通过这部电影,我认定了自己没有看悬疑片的基因.从头到尾一直紧张和惊悚着,没有余力理解电影本身.
最烂的神作,最神的烂片。
其实没那么难懂。故事没有迷失高速路那样惊悚,后半段的翻转在看到女主角死在床上一场之后大致能猜测到。我觉得林奇还是拍《双峰镇》这样的剧集更能完整展现其风格和世界观,电影还是有点浮光掠影。很喜欢娜奥米·沃茨的表演!
梦境与现实的交织。现实过的有多坎坷,梦境里就有多虚妄,说到底,梦境也是现实折射的一种载体。故事的讲法本身还是很流弊的,就是细节、隐喻过多,稍显晦涩。PS.娜奥米·沃茨演技太超神,两种角色,两种人生,没入围奥斯卡影后简直可惜。
同样是故弄玄虚难懂的电影,《穆赫兰道》比《死亡幻觉》要有观赏性的多……大卫林奇对气氛的掌控太强了,虽然看不懂也不会觉得看不下去,如果他能拍一部稍微“正常”点的电影,我想一定会成为能受主流观众们接受的经典。娜奥米真心是被埋没了的好演员。
看懂盗梦空间算什么,看懂穆赫兰道才是真牛逼
意象揉捏却能让推理不乱,是林奇的长处。我们不能走进导演的脑中,不能亲自得知他是在故弄玄虚,还是精确地运用了技法:如此将反复,无逻辑,荒谬镜头,仿同改装交换等概念化内容能够高度对应的场面重现,技法是高超的,但精准却应是灵感型的,或言灵机一动型的,或言存疑的。或者精准设计的另一半带来的联想,十倍于原始的理念:这也是小说创作的一种理论。我在此不回答我对它的亲近程度,但在态度上我却表示鄙视:要么自己写个注释,要么沦落在造成众说纷纭状态的虚荣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