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睡了两次。以破碎、散漫、疏离的方式讲了几个演艺家庭两代人的故事。前一个半小时讲二战时期,形式上挺有野心,除了解说画外音和新闻的客观声音,角色几乎没有对话近乎默片,内容是随机展示几个家庭的战时遭遇,去集中营路上把孩子放铁轨上、作为占领军的德国青年音乐家错位的感受之类。由于都是些典型情景,尽管剪辑太硬导致很难梳理清楚剧情,倒也不影响理解。到了后一个半小时的第二代戏码,这种不以角色为轴的叙事方式形成了认不清两代人谁是谁的恶果,你只能依稀分辨出勒卢什讲了上一代的遭遇和行为对下一代造成的影响,后半段无端端加重了对话也让电影的形式割裂。最后的歌舞场面似乎在讲艺术弥合了角色们代表的欧洲人的心,但这场歌舞还是没有任何排练、由头的突然扔出来了。歌舞场面拍的还行,单拿出来也有几分鲍勃福斯的趣味
三个小时,四个国家,四个家庭几代人,40年跨度,多线索平行叙事,还有人分饰多角。颠沛流离的二战艺术世家史诗。分不太清法俄德语,看完后感觉很混乱,很难弄看懂。“如果你等我,我会回来…”经典台词能得无数人转发,Bolero舞曲能让人百听不厌,看过电影的寥寥无几。没什么影评参考。有机会再看一遍
用音乐和舞蹈演绎众生相最后那一段bolero太精彩了!经典至极!2011年6月90日标记想看,直到2019年3月24日才一睹真容
人類的歷史算來只有幾件事,而這幾件事卻在不同時空不斷地重演,開場白這句話說得十分有理,但電影內容卻顯得支離破碎,時時跳躍,未能將內容有系統地編排,更且三個小時的內容有很多以音樂、歌唱、舞蹈等佔據,很好題材卻因治絲益焚。
人类的故事只有两三个,却一再的重复,仿若从未上映过...
假如电影仅保留最后的《波莱罗舞曲》表演我会打四星半,但前面大乐队音乐一多就成了歌舞剧,并且在没有音乐的时候演员也不能从歌舞剧中跳出来
想法很讨巧但是很多东西就不明不白地不再被提起
痛苦會過去,美會留下。而JorgeDonn的波麗路有種近乎無性別無時間感的美。
card...
勒鲁什的史诗大片。可以和雷乃克莱蒙特的巴黎在燃烧凑成一对来看。那片是法国与她的解放者美国互送秋波之作,而本篇则是法国人试图在战后秩序中重建文化霸主地位。请看,德国指挥家,俄罗斯舞者和美国流行歌者(有点可笑),在艾菲尔铁塔下,合演一曲拉威尔。浴火重生的世界共和国,首都还在巴黎……
歌好听舞好看这么多的人物这么大的时间跨度还有这么多的一人分饰两角能处理得不乱已属难得就是叙事显得比较散感觉缺一个重心
183.55
太精妙了,把命运的交集处理得那么云淡风轻,把战争的罪孽写得那样无声又动情。
第三十四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棕榈奖提名
结构上咱有那么一点点无法接受。。。
顺着Boléro找到的,没想到几乎整篇贯穿各色音乐歌舞的战火边缘四国艺术家门三代
音乐值得听|一切都是循环的
多年前看过,依然值得复习。
三个小时终于看完了,时间线拉得好长,出场人物又多,我居然少有在群像电影中迷失自我脸盲了。前面二战时期剧情的角色还好认,后来他们第二代的剧情甚至要细细分辨才能判断是哪个。多次一个镜头至少在讲述两个故事,再加上有些演员一人饰二角,最后因为红十字会交汇在一起的众人,居然让作为观众的我产生了仿佛跨越了时间长河一般的奇妙宿命感
三個小時的長篇。帶著明顯法國導演的特色,并不FOCUS在猶太人屠殺或是其它戰爭帶來的直接傷痛。勒魯什把注意力延伸到了戰後的間接不幸,並且極其樂觀地堅信全世界(主要是歐美地區)將會手牽手做新世紀的好朋友,並且指出,只有“紅十字”才能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