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rlinale#AkademiederKünste#Encounters一个度假酒店的一天,几个故事都比较狗血,批判性还是有的,就是夹杂在一起显得有些弱。大量前景遮挡和跳轴带有一种压抑感和不适感。比较喜欢的部分可能就是利用台词的声音,构图和浅焦镜头的虚焦部分打破各个故事间的空间限制建立的一个完整空间。等一波主竞赛的补全。
【7】更花,更好玩,更容易接受。重在“度日”,而非勉强。视角重新扭转,从酒店旅馆的经营者转移到游客的身上,窗里和窗外重编组织。从母系社会的格局跳脱到真正对人的情感的针砭时弊。男性角色的补充,对“度日”加强,镜像平行的同时是对《勉强度日》的“勉强”进行补充。社会在这做旅馆中,割裂成两派,一派是镜像篇那样的勉强难熬,而另一派则像成片《白莲花度假村》一样缤纷绚烂的酒店度假片,什么都有。
三组客人轮番上演抓马大戏,这种狗血的力度有点大,极品老妈是这个系列的核心点,这部里三个老妈一起来,让人很窒息。时间点的设计有点意思,置景、美术、配色,建筑的空间格构和线条都是导演精心设计的,导演是懂戏的。
比《勉强度日》友好些,不过依然很难看很无聊
在看另一部时候,就看到留置出了不少衔接的节点。但观看的位置限制了视觉与听觉的能力。在这一部中,便是不断重置观看的位置,让视听复原。又让焦点变动,调整视野;通过玻璃叠化,让视域扩容。家族内部的代际关系讲述又在三组客人内部继续延展、变化。
6/10。若昂·康尼自己的《白莲花度假村》,出轨乱伦同性等肥皂剧情节构成了三个故事,母亲从隐身到显形,最后如一堵墙立在中央。随着控制的不断加强,人物陷入越来越深的漩涡,然后是轻盈的开车离开,那是电影最妙的时刻。
78/100悲情三角
#Berlinale奇遇刚看完首映。妈呀,字幕一出来观众逃一样退场。怪不得主竞赛那部先上。《偶然与想象》论狗血论台词论镜头论表演,都有意思太多了,去年特别不待见的奇遇的Axiom现在都觉得比较好了。本片唯一亮点,最后一个故事里的母亲。
【D+】康尼依然为情节剧的舞台搭建了画框,多组故事发生于同一空间,而每一空间本身也处于被圈定的范围内,只是单帧画面里的框架更加隐形。然而情节drama在多重故事的叠加下并没有得到任何剧力的增强,换句话说,一种白莲花或者悲情三角的倾向,但却以令人沮丧的方式背道而驰。当然这种反向的尝试野心也渗透在其他的方面,比如镜像电影的互文中提炼出更抽象的表达,虽然在注意到那些被刻意虚化的“无关人物”后,更加强化戛然而止的残缺感受。
+
不如好好拍个剧?这样你还可以再磨叽一点再抓马一点。这么背靠背拍片真的是艺术疯子的挚爱,但是昏昏欲睡的观众到底该在何方呢
你们都已经拥有夏天、泳池、金汤力和好风光了,还是觉得度日勉强咯?
确实非常《白莲花度假村》越看越像
3ToxicMothers..单看这部没有感受到同一空间内四个故事的强联系,并不会葡语也捕捉不到声音作为彼此背景的微妙瞬间。待重看MalViver
三星半。场所有限,故事小,不过用细致争取了空间。特别的母女关系决定了主线
具体故事的讲述主要通过本片完成。尽管仍然是肥皂剧式的内容,但比起导演此前的作品,显然已往日常的反面走了一步,非常稳定的对白强度。
3.5
我多久没打五星来着?全部是三角关系,肥内老师最爱的三角关系,在这个酒店里面一个个长单镜头,精心设计,everythingisundercontrol!老派的舞台化设计的导演,我得把这导演其他电影去下一下,虽然希望不大…太冷门了
6分,牛啊,和上一部《勉强度日》形成互文,这种手法很有创新,上一次这种应该是在《红》《白》《蓝》出现过,但并没有这种更加的充分。同一时间,同一空间,不同的叙事线索,分成两部,还是可以的。令人印象最深刻的一个构图是两部都同时运用了一个多个窗户不同叙事的镜头,很吸引人!
年度期待的套拍片,這部客人視角的明顯要活潑很多,與旅館主人視角一樣共享一個主題,原生家庭之禍真是各家有各家的不幸,但都逃不脫宿命般的輪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