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子拍攝一塊估計會被人詬病,但是這就是“意義大於技法”的片子。我真的為這幫默默地搶救阿富汗電影的人而感動,而且還要在戰爭陰雲之下上山下鄉做放映,皆因想讓國民看到電影中的民族性與文化。我一直都很想看到阿富汗過往的電影。除了阿里·卡拉姆夫的《喀布爾之夏》以外,我從未看過別的……
新西兰今年的申奥电影,纪录一位导演回到阿富汗接管国家电影中心,挽救和修复百年历史胶片的故事。塔利班的文化灭绝带来了太多苦难,散落蒙尘的胶片就像一个民族的呻吟。最后的露天流动电影院让人再次看到希望,而片尾致敬的驼背老人,在电影中心独守了60年...
果然终究是外来白人拍的~素材挺好的,但导演非要不时剪成MV也是让人很无奈~明明有个好故事却死都不肯叙事也是挺坚持原则的,大概。。。又,我怎么觉得,那位跑回德国的阿富汗总监被黑了。。。
Loveit,workforit,dieforit.
2016/3/24皇室戏院930PM
2015.11.16@金馬-華山
在蒙尘的胶卷中寻找一个未被战乱毁灭的文明。
其实开头废墟底下的胶卷是拍的蛮美的啦,但总有种把记录片当成文艺片在拍的感觉。。。以及好怀疑这些乡民,孩子们以及大兵们看阿富汗一百年前的电影又那么投入嘛。。。其实我一直有断断续续地睡着,真的不怪电影,皇室戏院的椅子实在太好睡了!~
太好看啦。導演說她和攝影師都想去阿富汗住了看來不止我一個人這麼想
膠片熱加檔案熱。
「大篷车风味。素材可能不够,简略地抒发了下goodolddays,塔利班缺位是无法弥补的角度。」如今塔利班归位了。
#BIFF#(B=Bergen)看完的第一感受是「紀錄片簡直人類之光啊」膠片的記憶摻雜不安的時局,故事中的人回到現實,影像的是人的另一只眼睛,儘管是主觀的,但無可否認所見的相對真實性。除了部分音樂過分煽情,結尾太「主旋律」,灰常喜歡。勾起很多藏匿的故事和回憶。
文化的价值
阿富汗版《一秒钟》。只要影像资料还在,文明的延续就有了希望……
BGM好听~以为会有紧脏的如何救胶片或者修复胶片豆姿势,然后没有然后...
题材好,叙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