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22/20170725革命高潮过后物质丰腴表象之下精神无从寄托的空虚所带来的坐立不安和无所适从谁说不是让人感同身受呢。真是太喜欢莫莱蒂从头到尾的这股较真的劲儿了。
Bravo!每一个场景可能都没有超过五分钟,极度碎片化的时光,疯狂剪辑带来尴尬的跳跃的幽默感。生活是存在的,生活的意义什么的当然是不存在的啦。摄影机总是从面孔开始,一再后退,退入深深的荒诞的现实中,直至退无可退。
"Delrapportoconunadonnamipiace:l'innamoramentoeilcorteggiamento,laprimavoltachesifal'amore,anzi,ipreparatividellaprimavolta,equandocisilascia,erestanoiricordi,elavogliadiincontrarsìperpoinonsaperepiùcosadire."
每个毛孔都在渗透莫莱蒂式的幽默,正事儿也办得妥妥帖帖毫不含糊,这部其实很能体现他对松弛和紧张的一种把控。表达青年一代的愤怒、迷茫、忧郁、快乐、狂躁、孤独,与自己,与他人,与社会全体的一场对峙,用问题来回答问题从而引发更多问题,形成开放式大循环。每看一部新的莫莱蒂就像解锁了他的一个新面向,有时候不知道是了解了电影还是了解了这个人。如果有生之年有幸能见到导演本人,很想问他对于自己导演和演员的两个角色哪个更满意哈哈哈。
日出时在山路上高呼eccebambo的时刻实在是汗毛直立的喜欢,在autarchico里也有他大喊why的炸裂时刻,交流的无力抑郁以及各种在青少年时期袭击我们的困惑都被他好好注视过
谁是破烂呢?不如说是在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幼稚可笑前的一段傻瓜时光。这一波无差别自嘲还得是熟悉的莫莱蒂。
看多了发现小胡子也挺好看的……对于莫老师耿耿于怀黑Sordi的那一段,一方面觉得很显然这不能代表导演自己的观点嘛,但另一方面也同样不懂Moretti为何对AS老师如此在意啊……尤其是他那异常尖利的声音在一分钟内像磁带卡住一样连说了N遍“你以为这是AlbertoSordi(的电影)?”真的给粉丝带来了心理伤害呢(。
从费里尼处汲取营养,深一脚浅一脚地辟开自己的路。最突出的区别是不加掩饰的自陈,率先用特写铆钉人物,再抽离出第三人视角,让观众在不自觉中走入画面,去观察、回味、抗辩、舍弃,不再有神秘感,仅留下纯净的平等对话。
奥斯蒂亚看日出
相互陪伴,观察,模仿,却无法理解和共处,属于年轻人的愤怒,不满以及所有人的无所适从。只有当每次镜头突然切到四下再无他人的远景,我们才终于意识到刚才的自己是那么可笑又孤独。
开场居然就是MiaMadre重现,优美极了。比起后来的作品繁琐一些,然而他的表达是这么真诚,年轻人的所有无奈无聊无能为力全都看在眼里。结尾的超现实主义也是美妙的意料之外,不想见到的两人面面相觑。看完这部重新理解了Aprile中扔掉剪报,Lamessaèfinita里谈起年轻时的信仰,或是Palombellarossa里无能为力的絮絮叨叨。
费里尼的《浪荡儿》是关于想要离开家乡的年轻人,而莫莱蒂的这部是关于离开家乡后的年轻人来到罗马又会怎么样呢。不论是身处何地还是哪个时代,年轻人所面临的彷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都是具有普遍性的。24岁的莫莱蒂每一次出场都是透露着可爱啊。非常喜欢结尾,是费里尼电影里的那种意兴阑珊的落寞时刻。
没看懂
喜欢!
70年代欧洲电影。意大利。南尼莫雷蒂处女作。上座率和出口市场的下滑、投资者的保守做派,以及与好莱坞的竞争,迫使制片人和导演转向一种比政治现代主义时期更易理解、更少挑战性和迷惑性的电影。社会批评和形式实验以迎合讨喜的方式出现在喜剧片中。一部无政府主义的伪地下喜剧。以茫然、沉思的幽默感,为因左派理想的失败而感到幻灭的一代人代言。无资源
eccebombo意为收破烂儿的
“很像費裡尼吧”
生硬的剪接,场景之间的切换不设过渡,这种情况下往往需要借助音乐润滑。本片只有一头一尾有配乐,太干巴了。
幽默、哀伤和愤怒都信手拈来,空镜恰到好处。才发觉多年没听到居民楼间骑旧三轮的老头喊“收破烂得嘞!”,那语调间的抑扬顿挫与“eccebombo”出奇一致。
WhateverIsay,youunderstandtheoppositeof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