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于那个年代的历史都是禁忌,其实更应该让国人了解。更容易了解香港内地的关系变化
这应该算是禁忌,但也是事实。
看得眼泪直流。再多的政治口号,双方抵垒,也抵不过民众最朴素的愿望:要活下去。要让我和我的家人活下去。
多年前看过,近日为“学术研究”,特意买了一套当年的正版DVD来重看。三十余年逃港潮,三个阶段,74.10前,来者不拒,多多益善,80.11前,“抵垒政策”,此后,“即捕即解”。关于逃港潮的纪录片很少,所知除此片外,只有另一档节目做过两集。
在墓碑上写籍贯是不是香港特色?
tp想拍這個背景的故事
民生主义
如今再看,别有一番滋味。
用了唐书璇的《再見中國》。当时小平都说了,是政策问题,逃港问题是部队管不了的。
为什么人们会选择“不顾一切地背井离乡”?这个片子关于不同年代、身份地位人物的偷渡故事的记录非常精彩。“香港真的是很漂亮,楼很高,人也穿得很漂亮,就是没有我容身的地方。”
边界是人为的,身份认同是后天建构的,关于逃港的一切似乎都没有跳出马克思的资本主义人口法则和劳动力问题。可是又有那么多理论无法穷尽的人性、人情困境。纪录片里采访的逃港人物不乏刘梦熊这样的大佬,但有一对平凡夫妻令我印象深刻。他们在逃港前不是生活最悲惨的,逃港后也不是结局最风光的。这是一对海产养殖厂的恩爱夫妻,俩人都是好相貌且非常温柔的人。起因仅仅是海边的香港渔民送给他们的孩子一罐益乐多,而他喝完了还一直意犹未尽的在舔罐子。于是这个年轻的爸爸和丈夫就游到香港去了,在制衣厂里996。7年的两地分居之后他回到深圳,夫妻俩做服装生意,现已退休,每天的生活是带孙子、跳舞。他们相识就是在厂子的文艺宣传队,那时这个男人就非常爱跳舞。视频最后把他如今的舞姿和年轻时照片里富有毛时代特色的舞蹈造型剪辑在了一起。
还行吧……但是至少零七年的中国还能播出,之前找不到资源买了一份结果百度云给屏蔽了
丢失后两集
【86-90/200】哪有主义,都是利益
21
改革开放的另一个起点
可惜没有修复版的很不清晰
节目制作不太用心…凤凰涉及它所在地的报道都比较辣鸡…
黑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