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族流散之下,支撑人生的信仰不知归于何处,拼命的寻找,最后在内心情感中找到解救。或许这个就是男权社会的困境和解答吗?我很喜欢这部,比第一部的情感放开了很多,既是补充,也是解答。家族回顾式的,以爱分离,别离的伤感,道出人生的珍贵与矛盾。但是,这个女导演太残酷了,我有理由断定这种逼迫人去自我审视的纪录片拍摄是残忍的。陈英雄和梁英姬一样,后殖民语境的文化成长式的探索。
上一部纪录片在西方电影节巡映之后,作者成为不受朝鲜欢迎的人,从此不得入境。本片除家庭拍摄之外,朝鲜部分之能使用旧有素材,相比之下显得不够到肉,略勉强。观于2010柏林电影节
看画面应该是过去拍摄的,老头依旧可爱。TD上看的,亲人相聚总有淡淡的说不出的哀愁。没有字幕,有人说导演的哥哥自杀了,是那个亲爱的平壤里没出现的那个么?上一部片子一播也就意味着永远不得进入朝鲜,我觉得这导演疯了,代价太大,还有换国籍。
总感觉这部电影把小国家墙头草的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
好真实的朝鲜生活。
在电视里看到的朝鲜人饱含深情地演说并没有多少出自他们内心,他们的生活并不是像我原来想的那样。
苦痛家族史。导演父亲年轻时求学日本,左派,支持北朝鲜,70年代,送三个儿子回北(当时北部比南部发展态势好),“越战”后南北态势逆转,她哥哥及家人如坠深渊。导演将1995-2009年间拍摄资料剪成此片,以外甥女Sona的成长历程及父亲老去、一兄长自杀为主线。如看见我们的过去,幻灭。
几回回梦里回平壤,双手搂定主题塔。胸前挂满金勋章,柳京饭店刺天高,矢志不改朝鲜籍,再回平壤看儿女
原来朝鲜小学生也要带红领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