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IFF#导演母亲是格鲁吉亚首位女导演。由于导演本人已经93岁高龄,素材太少导致执行剪辑应该无从下手整成了老照片集结ppt,配上导演口述解说。尽管有少许导演本人出镜的现代场景,单一的画面简单的拼贴,对于入围威尼斯的质量而言历史记录档案价值意义可能远大于作品本身。听说在柏林一票难求,小厅饥饿营销值得策展人学习。
#74thBerlinale#Forum3.5/5
连着看了两部发生在苏联政治背景下的纪录片,这部更有说服力。毕竟人活了九十多年,对自己对世界都更真诚些。#HKIFF48
HKIFF48Day2第一场@PE,一家三代女性电影人传,原来导演就是格鲁吉亚电影《个人问题采访记》的导演,而导演的母亲是格鲁吉亚第一位女导演。有个摄影机海面旋转的镜头印象特别深刻,回去要从作品里找一下。找回母亲两部被禁旧作的部分看得特别感动(别惦记内矫揉造作的《金的音像店》了,这才是有意义的电影寻回!)另外HKIFF选这个片是否有某种意识形态上的考虑……这点也挺有趣的。
刘小黛骗我说是PPT片,根本不是,祖母、母亲、女儿三代格鲁吉亚女性电影人,留下了这么多的影像故事。虽然是93岁的母亲个人回忆,但这丰富可观精彩的历史,完全够格让老太太充分自我表达。家庭艺术史裹挟入苏维埃建立、大清洗、古拉格、柏林墙倒塌,就更是一个高加索历史了。另外才知道这一家人来自列宁划给今天阿塞拜疆的前格鲁吉亚领土。
#hkiff关于母亲(格鲁吉亚第一位女导演)和家族的口述电影,国家和时代的命运都烙在个体身上,Gulag白色雪原上起舞的片段跟同一晚看的前一部电影呼应了。
74Berlianle02格鲁吉亚93岁导演奶奶拍摄自己何处来追寻也是导演的母亲拍完了,奶奶94岁了,是一对母女也是千百万对母女,没有什么迷茫,坚定有力量。五幕,1.女权主义外祖父和共产主义理想的父母母亲的片子一经拍完立即被禁2.蓝色房间我出生后的美好时光3.古拉格是我的国度极权掌权后父母被抓母亲的罪名是“人民敌人的家属”流放古拉格突然我收到了一条裙子世界上没有比这更好的礼物,这证明我还有妈妈我妈妈给我了礼物4.归来妈妈回来妈妈死了5.再次归来生活继续苏联解体奶奶没有停止找寻妈妈作品母亲的作品在世界展映
#HKIFF48#导演母亲能在三十年代拍摄出这些影像,不可不谓先驱,导演本人和女儿的影像也让我颇感兴趣,迷影的基因代代相承。可惜可能因为年代久远,作为纪录片,叙事素材并不丰富,多数净靠自述。
挺好的,很容易让人想起瓦尔达追忆爱人雅克·德米(导演恰与瓦尔达同岁哦!),用大量电影成片片段和其他材质去建构真实历史、记忆与虚构之间的关系,完美戳中古拉格、女性影人、赛璐珞、论坛大本营arsenal、重塑影史等诸多G点。当然,创作者没有半点投机的意思,因为那种切身的真情实感是决计无法假意仿造的:冰原上的母亲靠与女儿对话而存活,每个女性都靠思念孩子支撑生命,这是伟大的生命赞歌,她们也比独裁者个更有理由在影像中永生。(链永远的瓦尔辛湖
#HKIFF2024继承母亲诗里的雪原跳舞太催泪了,视觉化之后和母亲的遭遇吻合了起来,被环境胁迫的孤独感油然而生。
很私人,于是一些瞬间不断被重放,一些个住处被重访,妈妈-我-女儿做电影这条线说得好单薄,私人回忆与历史记忆是打动人,但感觉这不足够。陌生地域语境下只给英文字幕还是看得有点累OJL#hkiff
#HKIFF48PE你做的抵得过你女儿的眼泪吗?抵得过。CinemaisArt.(又看哭了)
#HKIFF48,三星半,时代的伤痛,三代人都是导演真是奇妙。
Hkiff48
古拉格人的宿命論(感覺在戲院聽夠了一整天「有隻雀仔跌落水」
2024年hkiff第10部。略微有点私人的影像表达,私人到让我有点无法投入和共鸣。故事本身是动人的,但是细细碎碎的格鲁尼亚女孩故事,让不那么了解时代背景和当地文化的我,觉得遥远了一些。
格鲁吉亚第一位女性导演,影响不止是女儿和女儿的女儿,更像一面旗帜。“小时候我对舞蹈的记忆都是快乐的,所以我在影像里都加入了舞蹈。”接下来的自由舞蹈画面非常触动。将演母亲的演员逐渐看作母亲的表达另许多观众落泪。情节上前后神秘的勾连需要有一天看中字版了,看后一直在想世界各个国家的“女导先锋”都是谁在哪里好想看。#HKIFF48PE
有趣的是,导演拍的片子中或多或少使用了她人生中的一些场景,在这次纪录片中又被用作那些场景重现的素材;导演与母亲第一部片子都使用了同个教堂壁画的不谋而合以及母亲对此知而不语既有母亲对女儿创造的尊重同时估计也有深深的自豪;Buba和【无粮的土地】的类比也让人注意到到Ujmuri里那头沼泽中的牛,也有一丝布努埃尔的动物带来的超现实感觉。希望有机会看到NutsaGogoberidze的这两部片子。
hkiff48
HKIFF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