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兴许,只有伍迪·艾伦能将反乌托邦科幻片拍得如此爆笑无厘头,中文译名也颇有反讽+搞怪之味。2.片中呈现的2173年世界属于典型的【原子朋克】风格——各种拙劣粗制的机器人、电脑、白色无轮车、未来主义建筑,还有那个一次运行10秒的性高潮机器。3.不少元素很明显受了[2001太空漫游](电脑外形及室内风格)[发条橙]与[500年后](部分边缘化构图,以及自动化但无用的忏悔告解机)影响。4.超高速率的配乐节奏,与默片喜剧式的动作相契合。5.收尾点题“我只相信性与死”,口交学博士戴安·基顿与伍迪的打闹絮叨太有趣。6.调侃尼克松、戴高乐与菲茨杰拉德。7.巨大版的水果园与偷菜,“上帝啊,我用草莓把一个人打晕了”。8.警察每次按下按钮都炸到自己的火箭筒。9.假扮医生偷领袖鼻子之旅。10.伍迪与戴安反串表演[欲望号街车]。(8.5/10)
叨逼叨文艺小老头的科幻爱情,对未来的悲观幻想。
同为情人,戴安·基顿和米亚·法罗在老头儿心目中的地位还是有差距的,前者陪伍迪拍了太多前期的低俗喜剧直至转型之作《安妮·霍尔》,并在伍迪与米亚彻底闹翻后救场拍了《曼哈顿谋杀疑案》,不过老头儿毕竟没娶基顿的养女……
重点是结尾,你不信科学不信政治不信上帝那你信什么?性与死。真tM的经典
伍迪艾伦早期科幻喜剧作品。各种戏谑恶搞讽刺调侃。但是也非常粗糙和廉价。胡闹一气,草草收场。话痨但不聪明,很无聊。没什么意思。
伍迪老头子早期的喜剧总是伴有夸张的肢体语言,不禁令人想到卓别林和基顿~
他说他不相信科学,不相信政治,也不相信宗教,但他最后还是和黛安·基顿分开了。不管怎么说,70年代的小成本科幻片果然都比现在的好看啊……
Scienceisanintellectualdeadend,youknow?It'salotoflittleguysintweedsuitscuttingupfrogsonfoundationgrants.
只要看两人一起傻乎乎地争吵、斥责对方,一起笨手笨脚地冒牌医生偷鼻子,一起毛手毛脚搞砸事,就只想狂笑!
整十一年前标记想看的电影终于看了。这样一部充满“未来感”的电影,时隔50年后看确实太粗糙简陋。但在一个半小时的嬉笑吵闹中,又不得不说,Woodyallen的想象力在有限的范围内还是很无限的。最后那个绿眼机器人好像库布里克的hal9000.
知识分子依旧焦虑,未来文明毁于机械,200年象征格格不入。科幻外壳,对政权工业宗教的嘲讽,对中产阶级生活的揶揄,对经典的再次致敬(欲望号街车),卓别林的动作、基顿的惊险、劳埃德的巧合。单线叙事,插科打诨,滑稽喜剧阶段,还是爱旧时的伍迪艾伦。
伍老头你现在看回这部片中自己的发型会不会很想粉碎源文件啊哈哈哈DianeKeaton太棒了!我也要去进修一个Ph.D.inoralsex!
【2020年3月4日-「ARROWACADEMY-WoodyAllen•SixFilms•1971——1978」】-So,then...whatdoyoubelievein?-Sexanddeath.-Twothingsthatcomeonceinalifetime.-Butatleastafterdeathyou'renotnauseous.
科幻穿越喜剧爱情,最重要的是把世界上除了自己和自己女朋友(啊!!黛安基顿真漂亮!演这个角色也是蛮拼的!)全黑了个伸手不见五指哈哈哈!早期的伍迪艾伦的无敌段子手+喜剧表演,一个半小时笑到腹痛根本停不下来!
一部轻松的科幻喜剧。荒诞的艺术家,无用的小发明,《等待戈多》式的对话,又蠢又笨的警察。本片框架还是很好的,但止步于一场搞笑闹剧,并没有更细腻地展开,浪费了伍迪导演的好创意。很多小讽刺遍布全片,很有意思。不能不说,年轻的黛安·基顿真迷人啊。6分。
伍迪“冷战”背景下的反乌托邦政治讽刺喜剧,把资本主义当权派和社会主义革命派都狠狠洗刷了一次,不过这片比起之前的“傻瓜”系列对白的精彩程度有所降低,动作夸张搞笑段落到时增加了不少。
相比于《性爱宝典》这部反乌托邦构架大些,但也抵不住伍迪的零碎话唠,无下限的讽刺,加上伍迪自己的恶意卖萌,就是一套游戏人生嬉笑抓痒的组合拳。不信科学不信政治不信宗教,唯有性和死亡是人生真谛,老头子那套装疯卖傻,早已习惯了解了,了解。还行+
爱与死。话说这不就是小两口拍出来乐呵的么?不过即使是这种疯疯癫癫的电影伍迪也不放过爱与死的主题。
借用未来,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都进行了讽刺和挪揄,除了伍迪艾伦式的对白,还有大量的肢体幽默。
balabalaba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