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曾轶可四星。结局打卡:爱奇艺把曾轶可强行抹掉了,以至于决赛只剩看梁博和钱正昊。
最喜欢的三人之间的喜恶关系甚有趣:热狗欣赏曾,并且投给她第一,同时点出梁的不足;曾投第一给梁,而梁不愿点评曾……
只听了音频,不错的有毛不易,梁博,王源。毛不易和梁博是意料之内,万万没想到的是王源,对tfb一直无感,尤其是王源,以为又是像王牌里那样的,结果这次有点小惊喜。汪苏泷感觉还是初中听的时候的味道..只能怀旧一下..
曾轶可光凭彩虹一曲就可以进入中国摇滚历史名人堂了
梁博在展示性感这件事上比创作本身更有天分
这节目解释了为啥音乐是糊圈,不理解舞美为啥走金属风,也不理解这种不相干类型捉对厮杀为啥,更不能理解这些人唱这些只能感动自己的歌曲的乐趣
看到曾轶可上这种类型的综艺,突然觉得有些感动,能打动我的不是她的脸,她的短发,她的人设,甚至她的性取向。能打动我的是她的作品,她想说的话,全部都在她唱的歌里。尽管她的唱腔还是会让人难受,但和资本捧出来的那些妖魔鬼怪相比,大概这才是我们希望看见的流行歌手:专注,不炒作,不抄袭,有稳定的发片频率,而且旋律越来越丰富,编曲越来越高级,让人能清楚地看到她的进步。十年前人们对她有无休止的质疑与偏见,十年之后人们突然觉得“原来这个曾经被称为'曾哥'的女生唱歌居然还不错。”这就已经很棒了,不需要再去争辩什么。ps:(强烈推荐没有听过的同学去听她18年的专辑《Anti!Yico》,最爱三的颜色与私奔)
争议终将过去,曾轶可加油!
实力差距太明显了,没什么pk可比性,第一梯队曾轶可,梁博(个人风格明显,创作水平顶尖)第二梯队毛不易,热狗(创作有水准,但一个受制于嗓音另一个受制于音乐类型),第三梯队汪苏泷,高进(朗朗上口悦耳流行,但没有记忆点,老派并且俗套),第四梯队陈意涵,王源(流量,凑热闹的)。着重提一下王源,节目组明摆着把他当成流量噱头,他自己还不自知各种充大,ktv水平路人唱功,音色平庸,高音压着嗓子业余到不能再业余,阅历少导致作词有故作深沉的低级感,曲调也被同类型汪苏泷碾压。由于常年弟弟人设让他们三个的成长包裹在污浊里,但现在已经快十九岁了,这种城府和情商真的已经不够用了,希望他能长大,并且意识到一些事情。//下半场,差距更明显了,常石磊高出其他人一大截
拥抱是禁忌拥抱是羞耻可是对我来说,拥抱是命运。曾轶可的歌词怎么每一首都写得这么扎心啊。希望她每周上一次热搜,节目结束换个大一点儿的场子开演唱会。
我尊重你认真写歌这件事,但你的歌我依然不想听(“你”没有特定对象)。努力试过了,喜欢无能。无关高不高级,无关所谓音乐鄙视链,我无法喜欢所有风格,你也无法满足所有听众。别妄想既收割深厚的群众基础,又能在竞技中无往不利。业内比拼中,高于行业水准线的新鲜的稀有的才会让人眼前一亮,多想想自我突破吧。
曾轶可变化这么大?!是时候抛开偏见了。
王源的《随想》其实很耐听!梁博一上台,感觉世界都是他的,好帅!
毛不易的作品比较成熟,曾轶可live意外喜欢,其他都无感。我伦要是来这节目会吊打所有人吧……作为综艺来说该节目毫无看点
为曾轶可毛不易而来。王源那个热搜的歌也就那样啊,旋律记不住,修音电音也太重了,唱功成谜。
梁博不行,竟然不懂曾轶可。
歌手和有嘻哈的赛制融合,梁博钢铁直男但有趣,曾轶可惊艳,各种不同风格的碰撞是最大的看点,胜负其实不重要。
还是喜欢上半季的傲慢与偏见
现在看一档音乐综艺节目,最喜欢的就是没那么多没必要的商业互夸,要夸就请发自专业性,直说每首歌与众不同(优秀)的地方。而这点,这节目做得还行,至少不啰嗦。首发八位,最喜欢梁博,其次曾轶可,其余随便淘汰无所谓。
如果节目是个纯粹的音乐节目,那就不应该最后一期曾轶可的镜头都删了,何况她并没有犯什么大错,可能节目也只是把自己当成综艺娱乐活动吧!其实节目的选题挺不错的,可惜说是创作人,好几首歌编曲都不是自己。就像钱正昊的有首歌一听就是马卡斯的味道!!!当下中国音乐环境中能真正称得上创作人的也就节目里的那几个,但并不是全部。而当看到属于这个队伍之一的曾轶可被剪得干干净净的时候,我才明白,原来所有的节目都是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