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兰女王玛丽,从历史的角度比同时代很多电影都要优秀,却又是一个令人沮丧的戏剧故事,因为观众从情感上特别希望她能奋起逆袭打败敌人或至少为盟友拯救,可她一败再败不断陷落,这里的确存在真实的玛丽并不超级性格偏弱,优柔寡断迟疑不决才让佞臣们占据了上风,不巧刚好又是强女达人凯瑟琳赫本所不擅长把握的角色类型,而作为补偿的浪漫情戏似乎也不太能够打动人,于是就只剩天主教导演福特从信仰坚贞的维度使劲往上拔……
先前看过《英宫恨》,再看这个剧情真是弱——死——啦——堂堂皇权争夺变成了爱情肥皂剧,难怪福特半截不想拍、Florence说你坞不尊重历史==看在福特精妙的打光和转场设计以及三位主演精彩演出的份上给个及格分吧。马奇少有的演了暴躁老哥,可惜出场时间太少。结尾狱中惨死看得我这叫一个心疼啊【没想到36年他的颜还是很能打】
凯瑟琳赫本如果演伊丽莎白的话,就有很强的霸气,缺演了一个如此知性的苏格兰女王。
两版《英宫恨》都是在喜欢玛丽演员的情况下倒向E1,最感动的戏也是两女王唯一的对手戏...文学影视作品好像特喜欢把她俩放一起做对比,就好像放弃爱情心再狠点就能当好女王一样,当一位明君起码得通晓经济政治法律人文地理外交才行吧,只会整人宫斗的那是慈禧
历史小白表示意外喜欢。本片的玛丽女王人设很好,不仅不弱反而以柔克刚,理想主义光芒万丈,就像她一出场说的,她要有做自己的自由,同时也要把这种自由带给她的人民。她努力去做了,只是事与愿违。包括男主博斯韦尔也是这种感觉,看上去是个位高权重的暴躁贵族,实则心有猛虎细嗅蔷薇。能理解评论区有的观众觉得人设崩坏,但我相信历史上有过这样真正浪漫的骑士与女王。在阴云密布的宫闱里他们是唯一的亮色。另外,我真的感谢舞台剧式的拍法和莎士比亚风的台词。如果不这么拍肯定没这么好看。
最后两个女王对峙,玛丽女王说“Youarenotawoman.”伊丽莎白女王说“IamaQueen.”黑白片时代前者是正角,后者是反派。同样的台词放在今天,正反派刚好要换过来。
凯瑟琳·赫本/弗雷德里克·马奇
2⃣️4⃣️8⃣️❤️❤️
一个政治的牺牲品
风中的女王看了为玛丽的爱情流泪,但这电影很好诠释了为什么最后伊丽莎白成功了。玛丽的失败从不只是因为个人谋略不足,身处她的位置伊丽莎白也不一定能成功。不是人造就了历史,是历史造就了人。
看的第一部关于英国皇室的电影,印象很深。
看完茨威格的玛丽传记小说后再看的电影。和小说的情节相比电影单薄太多。男主角的演出有些脸谱化,但赫本有几个桥段真是让我回味。其中一次是她面对绝尘而去的博斯维尔时的怔怔泪眼。不知直接看电影会否有不易理解的感觉。她的一生用两个小时的电影表现到如此已很不错了。
基本上可以看做是福特拍摄的莎士比亚悲剧式的历史人物传记片。超多的台词全部室内搭景拍摄在加上让舞台剧出生的凯瑟琳.赫本来主演基本上就是一出莎士比亚,或者唯一的区别就是台词稍微的编写的通俗一点。
看完立刻有维基一下maryofscotland的冲动
苏格兰玛丽女王被政治翻弄的悲剧人生。凯瑟琳赫本形象不错,但颧骨好高。伊丽莎白女王在作为女主角的对比,形象被丑化了。
二位演着女王,实际都被编排成了扁平人物
这位女王这么内敛感性吗。March像是增了肥。Missy是玛丽的粉丝,Bette是伊丽莎白的粉丝,她们俩本来会很有得聊的。
女王VS女王的戏真精彩,站在最正统的角度,苏女王颇为被讽刺,但不愧是年轻气盛的大帝,提升了整体的悲剧气质,福特牛逼啊。
K赫本几场哭戏还是可圈可点的,可惜剧本完全把玛丽女王塑造成一个傻白甜形象,看得人心烦。
12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