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点闹剧性的喜剧”。王尔德的这出戏用喜剧的形式对中产(没落贵族)的虚伪做作和自以为是加以揶揄及讥嘲,一些台词相当的机敏和风趣。
Comedyatitsbestintermsofbothliteratureandcinema!
就像StephenFry在DVD附的访谈中说的那样,这本子最好的演法是演员们都故意装作对台词的幽默毫不知情。话剧广播剧电影转过一轮,还是这版的表演最理想。
Redgrave/Denison,这两位拿腔拿调、装腔作势、装模作样真是笑死人了,Algernon就是长着张调戏脸、妙语如珠的吃货啊(“只有亲戚和债主才会以瓦格纳的方式按门铃”),最后互相拆台的死党关系变血缘亲兄弟,作为观众的我表示喜闻乐见。
前面1小时可真是闷死人了,而之后开始的戏剧冲突密集到分分钟笑死人。很典型的戏剧结构。上一秒还在为了男人误解而姐妹撕逼,下一秒就彻底否定自己的认知,投入爱情怀抱。天注定的冤家兄弟,还有活得比谁都肤浅的老夫人。PS.蓝光影碟的色调忽暖忽冷实在是让人捉摸不透。
夸张死了,笑点跟我想象的大有出入...糟蹋了剧本的感觉。。
两位主角讲话真的很贵族腔,和《万能管家》里的少爷和吉夫斯讲话超像。“金钱不仅能买奢侈品,还能带来受洗仪式”,“我没有任何形式的弟弟”,fiveminuteslater,“弟弟,我们父亲的教名是什么”,哈哈哈哈
情节极尽愚蠢,反转更是毫不讳饰的敷衍,人物的每个动作每句对白乃至每处断句每个重读每一单词的每一音节都装腔作势到难以寸进。角色们光明正大地满嘴谎话、嫌贫爱富、心口不一、翻脸比翻书还快,但又极力扮作严肃,仿佛意识不到充斥其中的荒唐之处。于是片中的一切都成就着这种终极自反,越符合我们对英伦贵族的刻板印象,自嘲的意味就更深重。本片在笑料的打造上更是极具前瞻性。“我刚刚投入睡神的拥抱,换句话说,就是打了个瞌睡”,其实正是“我睡了一觉也就是说我睡了一觉”废话文学修辞版;共用假名引发重婚疑云,随之而来的是修罗场和敌蜜翻脸现场。无论男女老少,英法德美澳哪国人,有机会就都嘲弄几句,不偏爱谁也不针对谁,只是在座的各位实在都很好笑。无差别的调侃正是幽默的辩护词,随便开几句玩笑,就和英国人谈论天气一样自然。
...永恒的中近景······呃
1929年《圣彼得堡的末日》伦敦首映之际,普多夫金向台下观众解释什么是“库里肖夫效应”。当时,身在现场的安东尼·阿斯奎斯深受启发,认定专业电影就该是运动、节奏、战舰波将金式的,而“演员的脸,不过是导演以镜头和剪刀实现视觉效果的原始素材。”可不到一年光景,有声袭来,势不可挡。阿斯奎斯电影的首句台词也告问世,“没空儿说话!”然而今天,他却以指导《贵在真诚》而闻名于世,更被大卫·汤普森讽损为“将剧场精品移植银幕过程中的无聊的熟练督导。”
没有什么外景,属于室内剧吧,出彩处自然是王尔德的妙语连珠,表演都属上乘,就靠剧本和演员撑起戏来
个人认为02年的那一版更好一些,02版中jack带回来的坛子还有cecily的脑洞还有最后老太太发现书中名字依旧不是earnest要更为出彩,不过片子的开头和结尾整个是以这其实是一部歌剧的形式很有意思啊~可是我却不记得这里面俩人有没有唱歌了...好像是没有~@【vmlibrary】
情感充沛饱满,气质优雅高贵的英国古典喜剧。王尔德
课上读剧本觉得对话有意思,然而电影看到后面,尴尬症又犯了。剧情太作,尤其最后一对主角说一些话,另一对重复类似的,用以营造大欢喜气氛,幼稚到让人不忍直视。这跟电影年代无关,任何人到了一定年龄都会这么觉得。旁边的女生还像看国产八卦剧那样不停地笑。哦不,这情节就是国产八卦剧啊。
其实是应该补看的,因为当年在佳片有约看的时候还太小,不太懂这剧精妙在何处。
好重的TVB味道。失散多年,兄弟重逢,斗气冤家。
根据19世纪爱尔兰剧作家王尔德所写的一部讽刺风俗喜剧改编,很强烈的英伦喜剧范。这个片名起的有意思,Earnest可作“真诚”,又可作Ernst的谐音,很契合剧情。还有个柯林·菲尔斯主演的翻拍版本有时间找来看看。
很符合原著精神~本来就是讽刺嘛。演员我也好喜欢的,很符合我心中的角色形象。【之前一直在学王尔德的这部剧本,学完之后看了舞台剧版又是考试现在又看了电影,导致我都有点能背了。。。
3.5//居然是王尔德的讽刺喜剧改编怪不得一股子英伦特有的阴阳怪气劲儿贵在真诚(。
其实不earnest也没那么重要,夫人的伦敦腔调十分具有喜剧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