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说是科幻,不如说是伪纪录片形式的科教片。虽然还比较粗糙,宣传意味也很浓,但架不住俄国人会拍,有几个镜头美感独特,在飞船上看日出那一幕很动人。
上乘的意识形态宣传根本不是呆板教条说教,而是混淆虚实之间潜移默化得让人们去相信去宣扬,如今看来这部伪纪录片除了某种硬核科学假象呈现得有些生硬之外,完全可以作为一部科教片来教育民众,比起某国的假大空不知道高到哪里去。
看了其实挺感慨的,虽然有意识形态宣传的成分在,但是100年前的人类在梦想飞向太空,60年前的人类在乐观地畅想未来,而现在的我还困在家里没法出小区……想象力是人类最大的武器,可能是这样吧。
“今天的不可能会成为明天的可能”苏式宇航/科幻系列辨识度相当高,堪称冷战时期的产物。
苏联的太空计划,科谱做的还不错
3.5。前段是介绍一苏联著名宇航科学家及科普航天相关科学知识,后段是畅想未来的航天科技。影片运用伪纪录片形式(旁白解说、历史与科教资料插入等)营造写实感,但:1、伪纪录片形式下却使用夸张的旁白语调和浮夸的表演(而这两者实在不写实);2、过于侧重渲染伪纪录片式写实感,影像其它的情绪冲击力没做好。
看伪纪录片也能看得心潮澎湃,这大概就是浩瀚宇宙的魅力。
有点像科教片,讲了很多物理原理
前半截科普是真的有趣,后半截是,另一种,有趣……
7分
真空中,我们只能靠自身重量努力的反推。于是从后坐力大炮想到宇宙飞船。《利用喷气工具研究宇宙空间》构图很有趣。
科教片
俄罗斯科幻电影展,看到一半遭遇放映事故,这种事情怎么能难倒我,果断退钱回家并购入互联网付费资源,人类的终极浪漫是想象力和猫。
20230705
南京这两天的苏联科幻片展映买到票看的。中规中矩的科普片(近科幻设定),以俄罗斯航天之父的生平和理论研究为引子,畅想了载人轨道卫星、大型空间站、登月、登陆其他太阳系行星的畅想。考虑到这片子是紧挨着斯普特尼克发射公映,并且没两年加加林就升空了,载人发射这部分应该是有切实的宣传发声考量。
3.5,作为意识形态+科教片,科学普及很硬核,前面动画后面现实的伪纪录片的拍摄手法还可以。意识形态的宣传感觉也没评论里吹得那么牛逼,说白了就是以一种平实的语调讲述苏联航空事业过去的历史、现在的发展和未来的展望,与其说是教化民众,倒不如说是像美国变相“宣战”。
3.5,2020.01.04
1958年就能拍出这种意识流式,纪录片式的科幻电影,上世纪的苏联电影真的处于世界电影的顶端。
#俄苏科幻电影真的是野心勃勃换一个词性来讲,在这个科普片形式的片子里,太空梦想太近在咫尺了,太令人渴望了
7.049min版本美苏太空竞赛时期的产物,比较有突破性的通俗科幻作品。本片可以分三个部分,康斯坦丁·齐奥尔科夫斯基的传记、载人航天飞行的科普以及苏联对未来月球殖民的想象,据说此片当时在美苏两国都激起了一些观众的恐慌,里面的旋转式太空站模型对后来的《太空奥德赛》也有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