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催人老之可爱的小男生最后变成了油腻中年男
陈哲艺同学场面调度课的作业,87分。全班排第二。
三段式。陈哲艺拍年代戏功力也不错,全靠细节准确。音乐太满了……[优酷在线:https://v.youku.com/v_show/id_XNjY2MTA5NTc2.html]
虽然对固定物件(红包/鸡腿/理发)的使用有点“作业感”,但胜在对小场景的各种调度,做得非常纤细动人。热带的、穿短袖的新年,以及中间夹杂的两段纪录影像,都将整个短片的气质不断柔化着。而以一个世代的流转拍社会文化与人情传达的变与不变,无疑是漂亮的切入点。
功力在细节。
作为一部短片,非常好,不是所谓的微电影。变迁中的不变,在不断的更迭中,有些东西始终如一,即为传统。道具(放钱的盒子,春联,鸡腿)的运用和长辈不变的呵责与叮嘱,在重复的使用中讲述着哺与反哺,承载浓浓亲情。
总算吃上鸡肉了
相较于2007年的《阿嬷》,导演功力和整体制作都更上一层楼。——……在陈哲艺对作品的严格要求下,短片超资近三万美元。”我当时刚从伦敦回来,没积蓄,向朋友借了钱还债,结果我用了一年拍广告来还清“,陈哲艺如此说道。
大概是文化影响下的过年情节影响这一部的场面调度成熟人物关系温馨渐而能感受到陈哲艺坚持的关注点//以上短片均以学生作业水平为基准
很简单的家族迭代历史,辅以黑白到彩色纪录片素材的承接,乐团的铺轨伴奏也很温暖。一些细节上的问题,就是准确度的问题,比如小朋友几乎在听到鞭炮声第一时间就做出反应,但也不会影观感。别的就不讲了,比这些年所谓的贺岁短片(商业广告)都要好。
三段式泾渭分明,开场镜头让人秒回《饮食男女》。很精准但同时也充满匠气,不够灵动。但如果是学生作业的标准,已经足够好了。
表演生活化真的很有一手
作业的话,还不错了,调度自然
SIFF上海影城,导演见面场。三段景三段情,家庭戏已然成熟。
陈哲艺的家庭小短片,镜头语言非常美,中国家庭的孝道描绘得非常细腻。
即使时代在变迁,家庭的温暖依旧。
传统流转,三代变迁。作为场面调度课的作业,有一些外景拍摄看似不够必要,但一不小心却透露出新台湾电影的格调。陈哲艺对于家庭故事的捕捉有着显而易见的敏锐,老街上小孩子放鞭炮的场景令人怀想,最动人的地方在于他真的拍到了第三代。但加鸡腿这个……稍微刻意吧,小问题。能力确实很突出。
把鸡腿换成可乐就是百事/可口的CNY广告片吧|SIFF2021第12场
一个命题作文的短片。就像映后导演说的,他大部分片子都在拍人,拍自己的经历与思考,每部片都有很多私人化的情感与表达,所以你能看得出他的真诚。whichmakeshimagooddirectorandagoodman(见面会上他每道题也都答得很真诚#2021SIFF24之13-7@影城
siff24圆满收官,提前拜早年,祝步步高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