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可能没学好剧作那么好的题材导演竟然把它搞得乱七八糟
敬失去所有,仍旧选择生活的人
考古学家对抗泥土层,历史学家对抗时间,他在挖掘真相中对抗信仰。对儿子成年礼祷文的发音苛求,对母亲外邦人还是犹太教徒的身份刨根,对朗斯多夫屠杀的细节究底。当他站在埋葬累累白骨的村庄十字路口,才觉悟认知的偏差。最浪漫的是那天毒气管故障,你提着皮鞋走来说,来吧当我新娘,我们是天作之合。
#Venice2017#片名应是[证言]。极为成熟老道的讲究剧本,大屠杀的数据库(耶路撒冷的,德国的,红军档案馆的),执拗的主角与自己机构和奥地利人的对抗,历史-记忆的关系,最后对自己身份之谜的挖掘。片中幸存者/见证者的证言颇似[浩劫],极有感染力。
三星半。从今天起做一个打分苛刻的人
要么接受它,要么矢口否认:这就是男主寻找的绝对真相。以事实为切入点,把纳粹大屠杀和犹太人的身世求证结合在一起,很扎实的剧本,配合幸存者的证言显得格外厚重(重到有点不适应了...)
大屠杀犹太权威学者,经研究发现自己并不是犹太人,这个真炸……
故事性太差了,又不甘心作纪录片,还以为挖出一个什么大瓜
看简介还以为跟伊戈扬撞梗…身世之谜过半就解开,接着走的是探案路子,一路剖开大屠杀后各种遗留问题,从“战争从未结束”再到“历史与未来孰轻孰重”,作为处女作内容之广、探讨之深令人惊讶。衡量信仰的资格,重要的不是你的出身,而是你所做的事。万人坑被找到、毒气没有生效——这不就是神迹么。
感觉看了半部好片。前半部分很讲究,对真相的执念和对身世的怀疑次第铺开,生活中的矛盾逐个激化。然而即便如此,镜头和节奏依然井然有序,保持着相当的克制,比较难得。后半部分从生活的冲突转向了更大的真相和普世价值,似乎有点跑题。男主一出来还以为是本金斯利。
艺术品总是简化现实。惊心动魄的艺术品,简化的是无法言表的现实。
#2018SIFF#虎头蛇尾,身份探寻与在做的事情龃龉,可以分两部片子拍。
挖不到的坟,找不到的魂终于是认清自己的来处,放下苦寻的认同,踏踏实实为200位亡灵觅得遗骨,算是不枉安身立命的教授之职有点以色列老塔的味道?
6/24@丁香三星半
可能不是上影节我无法看完这部当中几度让我感觉难熬的电影,那我就也无法感受到后半段男主的痛苦及结尾的感动#2018SIFF#
94.25
@SpazioOberdan:Èveramenteuncapolavoro.
惊喜之作,真正意义上的反战片。
绝大部分靠意义本身撑起的电影,过程比较单调,表达面比较单一,但此种追寻真相不肯轻易将历史烙印失手放过的决心和行为是唯一也是最耀眼的点。关于主角身份的事情似展开未展开的处理略尴尬。
#2018siff#挺好的,对于身份认同的另类书写,但整体还是缺少那么一两处让人惊艳的华彩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