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题材,甚至连素材都不够。
很感人的题材,很普通的拍摄,很刻意的煽情
没把握好
22届isfvf标放。不怀疑记录的事件的真实和重要性,只是“电影”这样的处理表达方式完全不顾里面人物的特性,因为父亲具有那种表演性,这种拍摄和路人的拍摄…本质是一样的,可能有点雷了,说实话不太像isfvf的气质或是isfvf观众的期待。映后电影学院人提问也是种随意犀利,和导演气质不一样。
ISFVF过于直白煽情,从艺术表达上没法给高的评价。
真实的故事
拍摄手法不行
…
立场好
#isfvf自我感动的父母呀~~~~半疯了没法对这样的感觉共情摄制有点粗糙
导演捕捉能力其实还需要提升,比如这个群体是如何互助的并没有深挖,但引起了思考,父母去寻找自己的孩子长达十年之久很难想象他们的心理,还是在不知孩子是否还在世上的情况下,拐卖儿童请死刑!自媒体为他们带来了一些希望,很难想象过去的年代会有多绝望,请主旋律投资多一点这种片子吧。
或许对于很多人来说觉着这部片子做的过于粗糙过于煽情,但对于片中的父母来说,这部片子他也想能够扩大出去,想把自己所有的情感和导演的所有情感融合在一起,让更多的人能看到寻亲的痛,相比起手法的拍摄,情感的迸发和对当下热点的追踪才是这部片子评奖参展的更多原因吧,希望导演以后越来越好
对于纪录片没有任何贡献,对于失孤人员没有任何帮助。这不该是2023年还应该出现的电影节影像,况且它的社会功能还远不如片中所展现的直播和短视频
#22ndISFVF很沉重的话题,但只有状态,没有人物,也没有事件。
作为一个纪录片内容是很不够的,还不如片中的各种抖音小视频来得真切
只想知道到底是怎么入围的。明明就话题本身可以有很多探讨的部分,关于亲情关系的探讨、关于寻子多年是否成为了一种自我感动式的狂欢,然而最终成为了纯粹的宣传片,且对于路人拒绝帮助的拍摄真的不涉及纪录片的道德问题吗。
唉,过度煽情,但我也不知道这种题材该怎么处理。
后半段的尬煽和提前排练表演的痕迹太重了,对于一部纪录片不太友好。但是题材不错,宣传一波。
素材过度重复了,更像是公益活动进学校会放的宣传片,不太适合出现在影展……
不明白影展为什么会放这类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