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稽脱线的无厘头闹剧,最喜欢大西洋上的轮船一夜(特别想策划一个永远在漂泊的“海上电影节”),歌剧、钢琴和竖琴,完全是兄弟间的才艺表演。最恶搞的一段,是小仓房塞了十几号人。默片时代的爱情,虽然傻天真,却总觉得,柔光下的星眸一切,都在闪闪发亮。
好莱坞默片喜剧与后期神经喜剧之间过渡期的麦高梅出品,有传统以肢体的夸张动作制造的喜剧效果,也有之后大量盛行的高语速密集对白堆砌的笑料,但更重要的,还是他们足足领先时代三十年,远在巨蟒之前可以为其师的,三位马克思兄弟插科打诨所联手创造的无厘头。有圆熟,有先锋,真正承前启后的作品。
歌舞喜剧这种产品我觉得实在有些太商业化,当然这也算是因为百老汇而衍生出的美国电影中的特产了。
精彩的演出,顺畅、火花四射。三个人的表演与故事结合的非常好,钢琴表演也比之前更加花哨,更加契合剧情。许多段都值得一看再看。
歌台三怪杰ANightattheOpera(1935):https://v-wb.youku.com/v_show/id_XNTg5MDMwOTQ3Ng==.html——IMDbWritingCredits「BusterKeaton...(uncredited)」。&这部电影的英文名与Queen专辑《ANightattheOpera》同名。
Harpo一如既往讨喜,弹钢琴砸手那段好有童心。Groucho似乎实打实从楼梯上滚了下来(看着很疼)。马克斯兄弟的电影内容实在高度重复,连续看不可避免审美疲劳,有时候会陷入奇怪的废话,但幸好台词妙语连珠,观影体验还是很欢乐。(Cinererityday2)
8.5/10。①男主与另外俩人(皆是A的朋友)谋划帮助年轻歌手A和A女友登台演唱挤走原本要上场的知名歌手B(A女友本就是B的女搭档,需要挤上场的是A)并最终成功的故事(男主也因此傍到了富婆)。②笑点众多,其中房间里挤满人手忙脚乱、主角们在房子里和来抓他们的便衣捉迷藏这两段挺好笑,但整体笑点水平≤9.0。③角色太闹腾甚至爱惹麻烦,不够讨喜(喜剧片中主角不让人讨厌很重要否则会因膈应人而削弱笑点),扣0.5。
同样是马克斯兄弟,在米高梅的影片就温和正统多了。船舱里挤满人那段蛮有趣,经典桥段不少,结尾大闹歌剧院的为啥满脑子都是成龙的画面?高高瘦瘦的tenor帅不行,一开口唱歌我竟然按不下快进键了……
看个乐呵。对我来说有叽叽喳喳的英文和美丽的花腔就够了。
现在看还是那么超前……
不是很喜欢融进一段纯爱故事的做法……感觉是在去三兄弟特色而强融进米高梅模板。结尾同样莫名其妙,不懂男高音怎么就被丢苹果了==
看过的最搞笑的电影了,全程高能。剧情很薄,而且很多搞笑手段还停留在默片时代,比如肢体语言表达的打闹、追逐场面,甚至还有几处运用镜头快放来达到默片的幽默感。很多场景过于疯癫不合逻辑仅为搞笑而生硬拼凑,不过台词写得非常聪明,大马克斯说出的台词句句经典,喜剧台词范本。
与两年前的《鸭羹》相比,无厘头完全有了不同的意味,《鸭羹》所有台词的指向在虚构的国家战争中都变为了对政治的嘲讽玩弄,因此棍棒喜剧在其中成为突兀的存在,两者裂缝式的混杂,造成一种庞杂感,在加上无厘头本身的无逻辑性,即成就了《鸭羹》的荒诞癫狂,也造成了观感的吵闹恶搞。但在同样采取类型混杂和人员配置的本片中,因其三幕爱情剧的设置,却奇妙的融合了起来,前段以无逻辑性的台词呈现格劳乔这一颇为冒犯人的角色,在不知道他下一句回什么的情况下,状况外是最大的看点。中段以群像展现马克斯三兄弟共同的配合,船舱一场中,格劳乔成为吐槽高手,增添场面活跃度。最后明显是哈勃的个人秀,返归默片动作喜剧的精髓。分隔明确,并以第四人爱情线构建主体的情况下,马克斯三兄弟一抛过往的吵闹,完美融进了这部电影里。
7。无厘头加歌舞片,不过对美声唱法无爱。
三个马克思加起来真的是神!
3.5星,总体来说还是有点吵马克斯兄弟的电影总是闹哄哄的。但是有几个桥段很不错,尤其是第一个撕合同的桥段以及关于赋税的那段话,“联邦税,州税,城市税,街道税,下水道税。。”讽刺的很犀利。。PS怎么觉得法国喜剧明星皮埃尔.理查德和哈勃.马克斯不管是长相还是表演风格都很相似呢。。。
马克思兄弟的夸张恶搞,有时候真是欣赏无能
Marx兄弟的系列对于美国人而言可能并不陌生,虽然在电影院里被科普的前一秒我都是对他们和他们的电影系列一无所知。如果有机会,我希望我的童年可以在Marx兄弟的系列里长大,有自默片年代起就很常用的各种喜剧桥段,有才华横溢的器乐表演,有演唱情感丰沛的歌剧演出,感觉是迪士尼动画或者猫和老鼠的三次化,却更美妙。
不好笑,倒是挺闹心
一句“that'srealsinging”恶心地毁掉了这个自以为是的喜剧。你可以调侃高人一等的歌唱家,但从我听来,贫苦人的歌声并没有比名人来得荡气回肠潸然泪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