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小时候纯粹,没有什么立场,更没有必须的站队,你对我好,我对你好,就够岁月如歌了。奈何还要长大,被染色,被隔阂,斗争这种愚蠢行径,谁都免不了俗。几段时空疯狂交叠,人物一个个清晰、厚重,然后悲壮起来。绝望引爆狂欢,死亡催产极乐,到片末最密集的鼓点癫狂响起,真是好嗨丧。三星半。@资料馆
七十年代象征民族团结的政绩工程剪彩飙血,八十年代哭不出的极权驾崩野战体位,九十年代:挂歪的店牌,流血的衣柜,被围剿于食人隧道,发家倒爷替弟参军死亡枪舞,老党员忠心历史自我牺牲,处刑播客,蹒跚教师,无糖可乐,摄影机不要停,病房生死决……每次看到这种巴尔干兄弟相残的悲闹剧,都感觉在预演着当下民粹主义横行之乱世
戰爭太可恨..特別是這類種族戰爭..曾經的好友曾經的鄰居曾經的老師和朋友..互相廝殺下留下的是一口口鮮血
只能打五星,不然50000000000加加加……战争片全程没有一秒的无聊,导演的视听语言简直绝了,转场和配乐天衣无缝,在这样的电影面前我们连幼儿园的小朋友都不是………
没怎么看懂的关键点是,镜头不断闪回+认不清人
反映前南战争,亦是真实事件改编。以前很喜欢东欧影片,风格奇崛瑰丽,极富想象力。不过,从此影片来看,恰恰反映了东欧影片一个典型缺陷,即缺乏控制,放纵着一切,从影片到现实均如是。相比于北欧影片中那种自制与隐忍,高下自然立见。具体到此影片,如果不走到极端,或是部好片子。
#资料馆留影##塞尔维亚影展#差点被俗套的片名埋没的佳片,第一人视角的前南历史,表达手法挺另类,在不断的冷暖色调转换间表达情绪,以人物为中心的分段叙事,镜头在温情脉脉与冰冷残酷间切换自如。话说这真是一个天生会拍电影的民族,拍燃情的革命岁月催人泪下(比如《桥》),回过头反思战争与专制统治也一点不含糊,那些被战争欺骗的年轻人,死无葬身之地的年轻人,被自己的家国遗忘的年轻人……如此冰冷现实绝望,可他们也本来有家有爱有情的呀。
锦绣江山一把火,青天白日满地红。观影盘点期,看过补脚印
锦绣山河。一把火。。。南斯拉夫真是个欢乐的民族。。善于自黑和高级黑。。。战争就是个bitch。。
穆族塞族苏联战争共产主义加上多重时空闪回和塞尔维亚语,仅有的英文字幕是不可能看懂的.....
牛逼爆炸!!南斯拉夫片拍的问题完全是中国的前车之鉴。塞尔维亚真·战斗民族,问题很大慌也没用各种气定神闲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笑点穿插于所有的悲壮之间,兄弟阋墙与祖国分裂的悲愤伤痛。资料馆塞尔维亚影展。
就是这部!小时候第一次看有关波黑战争的电影!当年租VCD时候名字为科索沃战争。。。友情,回忆,战争中的荒诞,黑色幽默混杂一起。评分很高的样子,其实仔细一看不咋地出彩!相比《惊变世界》就震撼多了!
无论因怎样的原因而卷入战争,注定会成为最恶的化身。民族主义,队长的共产主义,主人公因为母亲被害的个人原因都化成了一颗颗子弹。或许依然要找寻战争的源头,专制制度以维持稳定的基本原则下所牺牲的公平放大了各方的立场,究竟一个多民族国家到底怎样行动,才能有平衡的和平?这或许是对我们最大的启示。做一个和片中醉生梦死的护士那样的无辜之人,还是因天生的身份而自然划分阵营的斗士,想要客观和正义的人都要面临这样的两难。战争的概率,在我们成为国民的时候就注定存在。
第二部記錄南斯拉夫歷史的影片,電影所想表達的內容不單單能從情節中看出,更能從敘事手法,畫面的穿插,同一個事物的二次拍攝體會到。就如影片一開始在歡呼聲中用剪刀剪斷紅絲帶卻剪到了手一樣,在種族決裂的那一刻,昔日的友誼深藏在心底,令人心痛。這之間並無對錯,只是不逢時......
影片129分钟,塞尔维亚电影资料馆修复版。这次豆瓣标记不对,幕味儿公号是对的。电影已经结束近3个小时了我无法评说这部电影。应该说是我这次看的所有塞尔维亚影片里最打动我/最能看明白的一部吧!但若说完全明白也不是。切特尼就得现查。塞尔维亚影展二轮放映最后一部资料馆1号厅约3成
被安利,总之一路再认人!我是谁你是谁
对于个人来说战争只会带来毁灭在当代避免战争是常识那些叫嚣着武力收复这收复那的麻烦您自己肉身去上前线南斯拉夫民族的浪漫和乐观叫人服气原来《地下》不是独此一家影片过于“放”,若干转场和人设还可以再雕琢美国记者这个角色就太多刻板印象了看着很烦人但是南斯拉夫的悲剧本身就已经足够史诗这个悲剧应该被全世界引以为戒
音乐是一条文脉,不是全然了解的话会有理解上的折损。时空切换有的很有意思,有的毫无预兆,花了三分之一才理解是哪几个时空。
是谁烧了车库?是谁杀了我母亲?是隧道里的恶魔吗?两个从小一起长大的好朋友,分属塞族和克族不同的民族,为了各自的民族打起了内战,谁是那个挑动民族主义仇恨的恶魔呢?是谁欺骗了这些年轻人刀血相见呢?历史上海牙法庭已经对各方的战争罪犯做出了审判。
电影因某种真实更具力量,真实场地拍摄取景,过去现在重叠别有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