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gazinesdon'tchangetheworld,buttheyshapecertainkindofclimateofideas.
太久没有听到如此深入又微妙的语言。片子面对subject不是试图客观描述——如太多粗浅无聊的纪录片做的那样——而是直接面对发问,直接讨论。拍到的纽约intellectual种种也没有赋予某种形象,而留给观众评价。把occupyingwallstreet作为副线是唯一的败笔。NYRB的平装书一直是心头大爱,现在更有了解了。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总该有一些是值得坚持的东西。虽然光那一个个名字就已经亮瞎,但价值更大的是「争鸣」。感谢有人把它变为影像记录。对贵文学界了解有限,最亲切的是乔姆斯基,祖师爷最近还在犀利输出,期待以后有人来给他拍一个the100yeararguement
8.5。好鼓舞!有料!用人物群像+翔实文字、图片、影像资料讲述信念、成就。
最早知道NYRB还是因为他们出的那套平装书,打捞出不少经典。这片子别的也不用提了,看那么多大牌挨个儿出场早就泪眼汪汪(其实托宾戏份很多啊)~最感慨还是这么多人找到共鸣的瞬间。还有主编说只要我们付的起printer,我们就能出版任何想出版的东西,谁也拦不了我们。这精气神。
不只是书,社会观察
#HKIFF#马丁·斯科塞斯和剪辑师DavidTedeschi合拍的纪录片。颇多关于如何报道社会事件及议题(华尔街、越南、捷克etc.)的段落,但精彩的还是很多作家出镜(托宾、奥登、桑塔格、梅勒、迪迪安、佐伊·海勒等)的段落,最后还巧妙插入了一段特吕弗的《华氏451度》。
Hkiff#3904:《書中方一頁,世上五十年》。《紐約書評》作為自由主義的西方知識分子雜誌,評書即針貶時弊。頂住麥克錫時代,支持蘇珊桑塔格的女權力量。文人的筆桿扣下時代的尾巴。『文學即知識之光,像陽光,照射自己不喜歡的事物,誰願在躲黑暗中。』
书店里的灯光
看這部電影會發現自己有多無知,裡面的大作家認識多少個?都是左翼文人愛談的。一個雜誌見證著社會的變遷,成為論政、文化藝術的平台,由女權主義到近代的抗爭,捷克的布拉格之春,2011年的佔領華爾街等等。影片是有世界觀的。
"Icould'tdisagreewithyoumore."结尾是Fahrenheit451的片段
180822想看,200826第一次看。4.5/5.AricharchiveofAmericanintellectualhistory(叫得出名字的就有SusanSontag,安迪霍尔,IsaiahBerlin).ThebetterpartofAmerica.居然是Scorsese拍的,惊讶
可能需要对近代50年的美国历史尤其纽约历史有大约了解,才能跟上片子的节奏,因为里面节选的关键事件不是按照时间顺序安排的,而是一种以作者、学者的出场顺序一一介绍他们与《NYR》的关系。所有的人都言辞犀利,大师级的写作啊。。格尔维达和诺曼梅勒当年在电视上吵架看到呆掉+_+
antidotetoflatpraise:http://chronicle.com/article/The-Graying-of-the-NYRB/143759/http://www.movie4k.to/The-50-Year-Argument-2014-watch-movie-5699743.html
内容丰富到想象不到的程度。
能看到书里的人活过来说话,感觉真是很奇妙。鲍德温意外地可爱,baby,youaretheNiggro.
StunkbymypoorEnglish
向往
缺………
看各种文坛撕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