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季的第4集
第一季第4集
国家地理经典节目,超大工程,希思罗机场不算最大,但这调度能力,飞机螺旋上升避免空间混杂的创意,厉害了。
豌豆荚PRT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
希思罗机场和北京鸟巢相比会很有趣,影片里关于金钱,关于钢的重量,都有明确的数字。科技树是要升级的,不升级科技树,那就要多出兽族步兵。当你的兽族步兵远远的大于敌人数百倍的时候,或许什么大招呀,什么魔法呀,什么空中部队都是浮云。实用,经济,美观。
最近恰巧在做客运站的设计,片子里沿着时间轴对于机场的变化的介绍大概在表达如何从矛盾中创新。但是,最有帮助的还是影片最后五分钟那个建筑师的话,人是主体,而非货物,在一个空间里面,人无论怎样,需要把握主动权,才会获得安全感。
从空中管制的塔台、跑道、候机楼、安检以及行李运输五个方面全方位介绍希思罗T5的特点以及整个航空航站楼的发展史,非常棒!
T5
机场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乘客和蚂蚁蚂蚁区别。越来越多,愈来愈没有人性和人味。
以希思罗机场五号航站楼为主线,其实用一一对应的案例讲了机场的发展史,一是航空管制/伦敦克罗伊登机场;二是航站楼/伦敦盖特威克机场;三是喷射机带来的更高降落要求,对应的跑道标准/芝加哥奥黑尔机场;四是机动性,即随着航站楼越来越大,旅客的步行距离越来越远,传送履带/达拉斯爱田机场,希思罗尝试使用的PRT,从停车场到航站楼;五是安检/亚特兰大机场;六是行李处理,丹佛机场的反面案例,希思罗的改进;七是未来可塑性,有点像美国建协搞的那个五十年不落后奖的内涵
非常好的系列。这个建筑师往回看三十年,充满敬畏地设计了未来三十年都有可塑性的建筑。优秀。
机场还是新加坡樟宜机场更为人性化,机场系统里人也跟货物一样一处移动到一处。
希斯罗机场五号航站楼的屋顶和雄安站的雨棚一样
演变后习以为常的细节都是先人的鲜血堆出来的但并不能知道自己当前使用的算改良过的还是在试错中的设计哪一天会不会突然就成了先人
好看,但是希思罗机场不是最佳机场。
建筑太简洁没有创意。
【F】
终于知道了行李传送系统的原理很有逻辑的纪录片一步一步讲清楚了机场及民航业的发展赞
adescriptionabouthistoryofxxx
对现代化超大机场进行了较详细的介绍,很长见识,作为科普片不错。